[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快速硫化生产橡胶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0969.6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辛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滨海新区津平制桶厂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K13/02;C08K5/47;C08K3/22;C08K5/101;C08K3/04;C08K3/26;C08K5/39;C08K3/06;B29C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快速 硫化 生产 橡胶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密封材料领域,应用于解决由于高温快速硫化而引起的喷霜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的橡胶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乙丙胶为基本生胶原料,与一定量的炭黑,碳酸钙,防老化剂,分散剂,硫化剂,促进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阻燃剂等配合,经过密炼,开炼,硫化工艺制备而成,在橡胶密封材料的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采用高温快速硫化工艺,但高温硫化时,乙丙胶分子的氧化反应剧烈,致使胶料的交联密度较小且结构不均匀,造成乙丙胶分子与配合剂(包括防老剂,促进剂,分散剂,硫化剂,阻燃剂等)分子之间物理和化学结合较弱,配合剂在乙丙胶中发生迁移,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快速硫化生产橡胶材料的方法,提高胶料的交联密度,从而在高温硫化时,配合剂不会发生迁移,不会出现喷霜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温快速硫化生产橡胶材料的方法,加入促进剂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作为主剂,将乙丙胶置于密炼机中塑炼60~80秒,然后加入氧化锌、硬酸脂混炼30~40秒,加入炭黑、碳酸钙、聚乙二醇、聚乙烯蜡密炼60~120秒得到一段胶,温度控制在120~140℃,将一段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以及硫化剂硫磺和阻燃剂聚磷铵脂,在55~70℃下开炼至断面均匀,得到二段胶,将二段胶成型后在硫化机上170~185℃硫化8~10分钟得到产品。
本发明速达到的效果是:由于促进剂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是高度活泼的后效促进剂,在硫化温度138℃以上时促进作用很强,提高胶料的交联密度,从而在高温硫化时,配合剂不会发生迁移,不会出现喷霜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加入促进剂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CZ)作为主剂,将乙丙胶置于密炼机中塑炼80秒,然后加入氧化锌,硬酸脂,混炼40秒,加入炭黑,碳酸钙,聚乙二醇,聚乙烯蜡密炼120秒得到一段胶。塑炼和混炼温度控制在140℃。将一段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CZ),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以及硫化剂硫磺和阻燃剂聚磷铵脂,在70℃下开炼至断面均匀,得到二段胶。将二段胶成型后在硫化机上185℃硫化10分钟得到产品。
实施例2:
加入促进剂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CZ)作为主剂,将乙丙胶置于密炼机中塑炼60秒,然后加入氧化锌,硬酸脂,混炼30秒,加入炭黑,碳酸钙,聚乙二醇,聚乙烯蜡密炼60秒得到一段胶。塑炼和混炼温度控制在120℃。将一段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CZ),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以及硫化剂硫磺和阻燃剂聚磷铵脂,在55℃下开炼至断面均匀,得到二段胶。将二段胶成型后在硫化机上170℃硫化8分钟得到产品。
实施例3:
加入促进剂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CZ)作为主剂,将乙丙胶置于密炼机中塑炼70秒,然后加入氧化锌,硬酸脂,混炼35秒,加入炭黑,碳酸钙,聚乙二醇,聚乙烯蜡密炼90秒得到一段胶。塑炼和混炼温度控制在120℃。将一段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CZ),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以及硫化剂硫磺和阻燃剂聚磷铵脂,在70℃下开炼至断面均匀,得到二段胶。将二段胶成型后在硫化机上180℃硫化10分钟得到产品。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津平制桶厂,未经天津市滨海新区津平制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