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厨废弃物预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0932.3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本留;许德远;徐向全;吴人木;常玉梅;孙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绿餐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物 预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餐厨废弃物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提高,餐厨废弃物产生量与日俱增,已超过地球的自净能力,成为世界性公害:1、疾病传播、基因突变。由于脊椎动物基因序列相似,互相餐食易造成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SARS等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以及同源性基因污染引发的基因突变、后代发育畸形,易诱发癌变;2、资源浪费。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量约6000万吨,相当于约1亿亩耕地年产能、1个中等省全省耕地的年产量、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经调查,280万人口的沿海地级城市威海,每年产生的餐厨废弃物30多万吨,约相当于50多万亩耕地年产能、十几个镇的全部耕地年产量、7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3、“地沟油”重返餐桌。严重的威胁食品安全,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4、土壤板结。餐厨废弃物高盐高脂,作为肥料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污染土地与植被,降低粮食产量;5、环境污染。与生活垃圾一起焚烧、填埋造成环境污染;产沼发电产生的沼渣、沼液也会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的餐厨废弃物预处理工艺通常采用垃圾分拣、固液分离、固体发酵、臭气处理等步骤,
所述垃圾分拣步骤:目前,防止垃圾给环境造成污染,通常利用垃圾桶进行统一收集,统一处理,而现有的垃圾处理设备在添加垃圾过程中都需要人力进料,在将垃圾进料过程中,垃圾发酵变质发出的恶臭令人难以承受,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这些餐厨废弃物包括米类、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骨肉、塑料袋和筷子等,有时也会有叉子、矿泉水瓶、可乐瓶、饮料瓶、快餐盒之类的硬物质,为了从这些餐厨废弃物中分离出这些硬物质,通常通过人工分拣的方法将诸如塑料袋、筷子、硬物质之类不能分解的物质与餐厨废弃物分离开,其优点是:分拣细致、不足是:分拣速度慢,不利于形成大规模的处理,同时,餐厨废弃物产生使人难以接受的刺激性气味,对分拣垃圾的人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污染,针对上述问题,CN102580850A网上公开了餐厨废弃物前分选装置,其分选装置是由入料口、内筒、外筒组成的内外双层筛筒、分离电机、粗料输出口和细料输出口组成,通过入料口与内筒相连,在入料口处设有将装有垃圾的垃圾袋割开的割袋齿,在入料口处还设有收集金属的磁选装置,内筒和外筒内外套固在一起,分离电机带动内筒和外筒同时转动,内筒和外筒内壁分别设有搅拌叶片,外筒的筒壁上还设有油水过滤通道,内筒的筒壁设有若干开孔,用于过滤矿泉水瓶、可乐罐、饮料瓶、快餐盒、一次性碗筷、塑料袋等粗料垃圾,粗料垃圾通过内筒壁设有的内筒搅拌叶片输送到粗料输出口,细料通过开孔掉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油水通过外筒筒壁上设有的油水或率通道排出,剩余餐厨废弃物则通过外筒筒壁上设有的搅拌叶片输送到出料口,金属类物质则通过进入入料口的磁选装置吸附,其不足是:结构不合理、不具有实用性,一是由于金属类物质被餐厨废弃物裹覆,导致对金属的磁力作用小,不利于吸附,只能吸附靠近于磁选装置的少量金属物质,并且,吸附后,还容易对餐厨废弃物的进料造影响;二是在分类粗料和细料过程中,诸如筷子或叉子之类的物质容易在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腔内卡滞,进而导致阻塞,不利于餐厨废弃物的分类和分离输出。还有利用机械振动筛或滚筒筛筛分、风选机风选和光电分选机进行光电分选等技术进行分离,由于餐厨废弃物含水率在80%左右,淀粉类物质吸收膨胀、发生糊化反应,表现为非均质、半流态的黏稠糊状,塑料袋、肉皮等体积较大的杂质上黏附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基于这些特点,风选方式不适用,光电分选成本又过高、筛分方式较为有效,但不能有效去除杂质上黏附的食物残渣。
所述固液分离步骤:由于餐厨废弃物成分复杂,特别是油脂和水分含量较大,对餐厨废弃物进行科学的前期处理,实现固液分离和油水分离仍是关键,
经检索,CN101480541A公开了一种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76168,专利名称为一种适用于餐厨废弃物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发明专利,其不足是:结构不合理,在进料筒旋转过程中,餐厨废弃物容易将进料筒壁的排液孔堵死,导致固液分离效果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绿餐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绿餐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