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相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0740.2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峰;马健岩;王丽娟;宛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4/40;C08F2/38;C04B24/32;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合 羧酸 水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中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相合成聚羧酸减水剂
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份之一,其中减水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外加剂。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在众多减水剂中,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减水率高,合成工艺简单,安全环保,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性能减水剂。
目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主要生产工艺有两种:1、酯化大单体两步法合成;2、醚类大单体一步法合成。两种合成工艺,都需要在水为溶剂的反应介质中进行,生产时间在6~10小时,只能得到固含量20~45%的水剂产品,使用过程中运输成本较高。如果需要得到粉剂固体产品,需要真空干燥设备,投资运行成本较高,并且聚羧酸减水剂为热敏型高分子材料,经过干燥处理后产品减水性能会有所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聚羧酸减水剂合成时间长,只能得到水剂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
固相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具有合成时间短,设备要求不高,直接得到固体或膏体产品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固相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应在球磨机或者胶体磨中完成。
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醚单体、引发剂和少量水加入到球磨机或胶体磨中,开动机器混合10分钟,再分若干次将小分子单体、还原剂、链转移剂和小分子单体质量10%的水组成的混合物等分加入球磨机或胶体磨中,全部加完后,再继续反应1小时,就可以得到固体或膏状聚羧酸减水剂。
所述聚醚中的加水量为聚醚质量的5~15%,或聚醚中的加水量为聚醚质量的6~9%。
所述要求小分子单体、还原剂、链转移剂和小分子单体质量10%的水组成的混合物加入次数是2~30次,每次间隔5~40分钟;或要求小分子单体、还原剂、链转移剂和小分子单体质量10%的水组成的混合物加入次数是6~15次,每次间隔10~20分钟。
本发明所提出的固相快速合成方法适应性好,适用于目前已有的聚醚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配方。
聚醚可以是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引发剂可以是过硫酸铵、双氧水、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还原剂可以是维生素C、亚硫酸氢钠、吊白块和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小分子单体可以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酐中的一种。
链转移剂是巯基乙酸、巯基丙酸、磷酸三钠、异丙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具体合成方法如下:
第一步备料:按照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小分子单体、还原剂、链转移剂和小分子单体质量10%的水组成的混合物配好备用,记为A;
第二步固相聚合:将聚醚单体、引发剂和少量水加入到球磨机或胶体磨中,开动机器混合10分钟,分若干次将A等分加入球磨机或胶体磨反应,每次间隔若干分钟。A料全部加完后,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固体或膏状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出的工艺与现有水溶液合成工艺相比,具有:
1、 合成简单,设备投资小;
2、 直接得到固体或膏状产品,产品含水率在10%以下,运输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一步备料:按照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15g丙烯酸,0.3g维生素C、0.2g巯基乙酸和1.5g水充分混合,记为A;
第二步固相聚合:将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米、1g过硫酸铵和8g水加入到球磨机中,开动机器混合10分钟,分8次将A等分加入球磨机反应,每次间12分钟。A料全部加完后,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含水7.31%的聚羧酸减水剂固体产品。
实施例2
第一步备料:按照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16g甲基丙烯酸,0.3g吊白块、0.2g巯基乙酸和1.6g水充分混合,记为A;
第二步固相聚合:将100g异丁烯醇聚氧乙烯米、0.5g双氧水和8g水加入到球磨机中,开动机器混合10分钟,分8次将A等分加入球磨机反应,每次间12分钟。A料全部加完后,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含水6.96%的聚羧酸减水剂固体产品。
对以上2个实施例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1:本发明产品与国内外产品净浆实验对比(GBT8077-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分离网膜基油水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乒乓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