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潮防霉塑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0504.0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天源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K5/13;C08K5/3445;C08K5/11;C08K5/544;C08K5/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防霉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尤其涉及一种防潮防霉塑料。
背景技术
塑料是日常生活用品最常用的生产材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本身相对较为稳定,不会因微生物而劣化。然而实际上,常用的塑料制品时常会遭受微生物的侵害,在适当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微生物很容易滋生繁殖,造成塑料制品潮湿起霉,不但影响其使用,还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研制具有防潮防霉功能的塑料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潮防霉塑料,由于添加了干燥剂,塑料表面能够保持干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滋生,防止发霉。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潮防霉塑料,各组分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树脂80~100份、防霉剂5~10份、增塑剂15~30份、偶联剂5~10份、干燥剂20~40份。
所述树脂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防霉剂由苯酚与甲硝唑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0.8~1:1。
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所述偶联剂为氨基硅烷、乙烯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潮防霉塑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苯酚与甲硝唑按上述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防霉剂,备用;
(2)按质量份数取防霉剂与树脂、增塑剂、偶联剂、干燥剂混合均匀,并在200~300℃环境下剪切4小时;
(3)切粒,得到防潮防霉塑料成品。
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生产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添加干燥剂能够保持塑料表面相对干燥,破坏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滋生,防止发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因此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聚乙烯树脂 85份
防霉剂 6份
柠檬酸三丁酯 15份
氨基硅烷 6份
干燥剂 22份
制备步骤如下:
(1)将苯酚与甲硝唑按0.8: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防霉剂,备用;
(2)取6份防霉剂与85份聚乙烯树脂、15份柠檬酸三丁酯、6份氨基硅烷、22份钴锰等金属的脂肪酸盐混合均匀,并在220℃环境下剪切4小时;
(3)切粒,得到防潮防霉塑料成品。
实施例2
聚丙烯树脂 92份
防霉剂 5份
柠檬酸三丁酯 22份
氨基硅烷 8份
干燥剂 31份
制备步骤如下:
(1)将苯酚与甲硝唑按0.9: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防霉剂,备用;
(2)取5份防霉剂与92份聚丙烯树脂、22份柠檬酸三丁酯、8份氨基硅烷、31份钴锰等金属的脂肪酸盐混合均匀,并在250℃环境下剪切4小时;
(3)切粒,得到防潮防霉塑料成品。
实施例3
聚丙烯树脂 88份
防霉剂 7份
柠檬酸三丁酯 28份
乙烯基硅烷 6份
干燥剂 26份
制备步骤如下:
(1)将苯酚与甲硝唑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防霉剂,备用;
(2)取7份防霉剂与88份聚丙烯树脂、28份柠檬酸三丁酯、6份乙烯基硅烷、26份钴锰等金属的脂肪酸盐混合均匀,并在240℃环境下剪切4小时;
(3)切粒,得到防潮防霉塑料成品。
实施例4
聚乙烯树脂 98份
防霉剂 9份
柠檬酸三丁酯 27份
乙烯基硅烷 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天源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天源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