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触控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触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39890.1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0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胡丹;徐俊;王秀志;唐毅;吴垒;周纾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电子设备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触控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讯设备属于便携式产品,主要包括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设备本体正面的触摸屏组件,在具体操作时,主要是一只手握持设备本体,另一只手在屏幕上操作,或者一只手在握持设备本体的同时,大拇指至屏幕上操作。
当前移动通讯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强,性能已经不是瓶颈的时候,用户就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了操作体验之上,特别是针对于目前的大屏幕手机,用户必须用手指在屏幕上进行操作,比如在玩游戏或者看网页,手指会遮挡住用户视线,降低了操作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触控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触控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手指需要回到正面屏幕上进行操作而挡住用户视线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所述双面触控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设备本体正面的触摸屏组件,所述设备本体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设备本体背面的触控板组件,所述触控板组件从外至内依次为上面板、网状感应线、触控板元器件以及下面板,所述网状感应线与触控板元器件电连接,所述触控板元器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另一方面,所述触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网状感应线识别上面板表面的静电场分布,并输出相应的位置信号至触控板元器件;
触控板元器件将所述位置信号转换为对应的坐标信号并输出至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坐标信号的变化判断出触控操作动作;
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动作执行相应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电子设备的背面设置触控板组件,所述触控板组件包括上面板、网状感应线、触控板元器件以及下面板,用户在操作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背面的触控板组件完成各种操作,用户无需将手指返回到正面的触摸屏进行操作,这样不会带来视觉妨碍,操作效果更佳,同时,再搭配正面的触摸屏组件,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实现了双面触控功能,符合人机工程学,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动作更为简易,并且通过前后触控组合,可以完成更多触控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触控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3中步骤S301的一种优选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触控电子设备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面触控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1以及设置在设备本体正面的触摸屏组件12,所述设备本体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设备本体背面的触控板组件13,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所述触控板组件13从外至内依次为上面板131、网状感应线132、触控板元器件133以及下面板134,所述网状感应线132与触控板元器件133电连接,所述触控板元器件133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设备本体11的背面设置触控板组件13,用户在触控板组件13上进行操作,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相关控制,由于用户无需将手指返回到设备正面的屏幕上进行操作,所以,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手指不会挡住用户的视线,操作效果更佳,比如在玩游戏时,用户在握住电子设备同时,手指在背面的触控板组件13上进行操作,不会影响用户观看游戏画面,游戏操作效果更佳。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板组件13包括上面板131、网状感应线132、触控板元器件133以及下面板134,优选的,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为玻璃面板,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比如有机玻璃等,所述玻璃面板为超薄高透的玻璃面板,厚度小于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9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