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并行检测多种弧菌的基因芯片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7410.8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曲凌云;朱鹏飞;李壹;田欣欣;王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40B40/06;C40B50/18;C12R1/63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行 检测 多种 弧菌 基因芯片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并行检测多种弧菌的基因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微生物检测的方法有多种,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有传统的生理生化实验法、免疫抗体检测技术、PCR检测技术等。传统的生理生化实验需要对待测样本的菌种分离培养,通过一系列繁琐的生理生化实验的特征、结果来甄别菌种,该方法虽然是微生物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经典的鉴别方法,但其过程往往需要数天时间、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实验得到的表型特征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错、对于一些非典型株系及临近种较难根据表型分辨。特别是对于一些处于“活的不可培养状态”(VBNC)的细菌,传统的培养方法难以培养、甄别,这会在水产养殖和食品安全领域留下重大隐患。
PCR检测技术是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来大量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根据待检测菌种的相关基因信息来鉴定菌种,PCR技术的灵敏度高而且快捷高效,特别是随着核酸测序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得PCR技术的耗费更低。但其检测的灵敏度往往受制于琼脂糖凝胶的灵敏度,且同时检测大量样本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在普通PCR技术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多重PCR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仍受限于可扩增的基因种类数。
免疫抗体检测技术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但往往单次只能检验单一菌种,需要制备抗血清。
基因芯片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展飞速,其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作用巨大,随着材料学、机械自动化、全基因组测序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基因芯片在微生物检测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核苷酸片段,点制于一定的载体上(如固相醛基芯片);提取待测样本的全基因组DNA,通过PCR等方式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在这些基因片段上标记荧光物质;将之加入芯片上在合适的条件下杂交,同源性高的片段会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而结合,经过清洗扫描,会在相应的点处出现荧光信号。
用于微生物检测领域的检测芯片也在原有芯片的基础上得到改进:使用的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再结合其他改进使得其特异性和灵敏度极高;荧光标记方法方式多样,大多使用荧光素Cy3标记的单碱基或者随机引物等物质,操作方便、耗费较低;芯片点制、扫描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可以大幅缩短检测时间、减少人为误差;芯片的高通量性体现在芯片打印密度的提高(目前已能达到每平方厘米打印104个探针),这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中的大量、复杂样品的检测方面优势明显。
本发明的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的基因芯片检测芯片能够实现对复杂样本的并行快捷、高通量、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检测,在此四种病原弧菌的基础上其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这对于海水环境病原微生物的监控检测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并行检测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的基因芯片及其检测方法,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已有的基因芯片常常利用编码热休克蛋白的hsp60基因来做为菌株种类鉴定靶基因。该基因属于管家基因,其在细菌中广泛存在且具有种特异性差异,在当前的细菌分类学中通常被用为种类鉴定、系统发生分析的靶标。然而管家基因建立的鉴定探针只能鉴定到病原菌株的种类,在复杂的水产养殖环境中,往往同一菌中的不同株系其致病性有无、强弱也有差异,因此了解相关毒力基因是否存在具有实际意义。而申请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编码跨膜转录调控蛋白的toxR基因能够作为鉴定毒力基因的分子靶标,该基因对于致病菌株的毒素的产生具有关键性的调节功能,在致病菌株中也广泛存在。因此,本发明针对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的这两种基因分别选取特异性片段设计探针,以保证各个菌种探针只和对应的菌种产生特异性信号。
本发明的一种可并行检测多种弧菌的基因芯片,包括有芯片载体,在芯片载体上固定有用于检测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核苷酸探针;
所述的用于检测溶藻弧菌的探针是从溶藻弧菌的hsp60基因和/或toxR基因中设计的;
所述的用于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探针是从溶藻弧菌的hsp60基因和/或toxR基因中设计的;
所述的用于检测哈维氏弧菌的探针是从溶藻弧菌的toxR基因中设计的;
所述的用于检测创伤弧菌的探针是从溶藻弧菌的hsp60基因中设计的。
所述的用于检测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核苷酸探针,其序列为SEQ ID NO:1或SEQ ID N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7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