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铀钍分离方法及分离用试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36595.0 申请日: 2013-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3451426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沈颖林;刘子义;李文奎;吴建荣;吴王锁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大学
主分类号: C22B3/36 分类号: C22B3/36;C22B60/02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晋
地址: 73000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离 方法 试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放射性元素的方法,确切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萃取分离铀钍的方法及所用的萃取剂。

背景技术

铀、钍都是核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同时其放射性又污染环境,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无论在核燃料的应用方面,还是环境治理方面,铀、钍的分离与测定都是很重要的。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于铀、钍分离测定的方法有沉淀法(包括共沉淀等)、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泡沫浮选、膜透析、吸附分离、萃取色谱分离(包括固相萃取色谱SPE)、电沉积等。这些方法中较为传统的是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法。(Elsevier B.V.,Talanta 68 (2006) 1047–1064。)溶剂萃取法因为高选择性和方便快捷的使用而被广泛研究,但溶剂的回收和循环使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萃取剂TBP可用于萃取钍,因为选择性较差且在水相易溶解,而且在使用中会产生三相而严重影响萃取效率,另外TBP会降解成DMP及MBP,一方面降低了萃取能力,另一方面溶剂的回收与再生都成为问题,存在种种缺陷(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Articles, Vol. 141, No. 2 (1990)295-306 )。因此人们广泛研究,找到了许多自然及其人工合成的物质,以期望用于更有效的分离铀、钍。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复合材料(高分子氧化物)等。萃取钍研究较多的试剂有:

(1)酰胺类萃取剂,比如OCLA 、EHCLA 、D2EHHA系列取代己内酰胺类,THSA,TEHDGA及N, N-二乙基十二酰胺、N, N-二丁基十二酰胺、N, N-二辛基十二酰胺等,它们分离铀、钍的能力优于TBP,且不易水解,产物易燃而容易处理,但萃取过程容易出现三相,而且产物结构也影响到萃取性能。(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VoL 219, No. 1 (1997) 119-121;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Vol. 278, No.1 (2008) 173–177)

(2)含硫类萃取剂,比如:HBMPPT-DOS0、HBMPPT-PS0、HBMPPT-TBP、HBMPPT-TOPO系列,萃取铀钍的分离系数较高,其中HBMPPT-PS0在甲苯中萃取效果最好,这系列萃取剂热稳定性好,萃取能力强,但需要找到理想的协萃剂,溶剂的回收处理也相对困难。( 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Vol. 241, No. 2 (1999) 347-349)

(3)冠醚和杯芳烃等超分子化合物类萃取剂,比如2010年Sandip R. Sabale等报道的聚[二苯并-18-环-6]为固定相,L-精氨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于萃取色谱分离铀、钍,有较好的效果;之后到2012年R. B. Kadam等又报道了以聚[二苯并-18-环-6]为固定相,甘氨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做成萃取色谱分离铀、钍,这系列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较高,重现率较好,但原料相对昂贵,萃取剂合成较复杂。(J Radioanal Nucl Chem (2010) 284:273–278;R. B. Kadam ,G. Mali,B. S. Mohite,J Radioanal Nucl Chem (2013) 295:501–511;)

(4)其他合成的有机物萃取剂类,比如 2003年K. Van Hecke等报道的DMDOHEMA和TODGA,2009年SNEHAL M.等报道的Cyanex-923,2010年Sujoy Biswas等报道的TBEP及 2013年Fang Kong ,Jia-li Liao等报道的TiAP–KO,在萃取性能上都优于传统的TBP,选择性也较好,但萃取剂制备过程相对复杂,实践应用也受到种种局限(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Vol. 261, No. 2 (2004) 269-275; J. Serb. Chem. Soc. 75 (11) 1549–1557 (2010),JSCS–4075;  J Radioanal Nucl Chem (2010) 283:665–668;J Radioanal Nucl Chem,DOI 10.1007/s10967-013-2482-2)。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6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