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聚氨酯防水透气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6386.6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贝环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5/08;C08K5/11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9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防水 透气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式聚氨酯防水透气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人们在从事户外运动时,比如登山等,即会经常遇到雨雪天气,因此在从事户外运动时所穿着的服装一般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在防水的同时也需具备透气功能,这样才能增加人们的舒适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防水透气薄膜出现,比如:①TPU防水透湿薄膜:是一种均质无孔的薄膜,采用具有亲水基团的聚氨酯弹性体TPU为主材料,利用流涎或吹塑工艺加工。但这种薄膜熔点低(120℃左右),湿阻抗大,低温性能及复合后的泼水加工性不好等。②共聚多醚多酯薄膜:该薄膜也是一种均质无孔薄膜,系基于聚环氧乙烷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熔化挤出共聚薄膜。通过聚酯的变性处理引入聚醚基团,赋予薄膜亲水性及控制膨润性。但其生产价格高,并且由于无孔,薄膜的湿阻抗偏大,不透气。③PTFE薄膜:是聚四氟乙烯经双向拉伸工艺而形成的微孔直径为0.14μm左右的功能薄膜。但是同样的该薄膜生产价格高。并且长期穿着及水洗后,由于油污及表面活性剂作用,水压下降快,反而使薄膜失去了防水性。另外由于PTFE难于分解,关于它的环保问题一直有争论,因此欧盟禁止在衣服上使用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式聚氨酯防水透湿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聚氨酯防水透湿薄膜不仅防水透气,而且耐高温、低温性能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式聚氨酯防水透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先将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混合、搅拌形成待涂布工作液:
含有亲水基团的聚醚系聚氨酯:100份;
甲苯10-40份;
丁酮15-45份;
富马酸二甲脂:5-15份;
色浆:5-15份;
助剥离剂:0.1-2份;
②将上述涂布工作液涂布于转移载体上,干燥后剥离即形成聚氨酯防水透湿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所述步骤①中所述丁酮与富马酸二甲脂的质量比为3:1。
在所述步骤①中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10-20分钟。
在所述步骤②中,涂布的厚度为0.10-0.15mm。
在所述步骤②中,干燥温度为100-150℃。
所述转移载体为离型纸或PET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干式聚氨酯防水透湿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取的薄膜具有以下优点:高水压、高透湿;低温性好,适应温度可达-40℃,适合多种户外作业;成本低,小于共聚多醚多酯类薄膜,也低于PTFE;绿色环保,所使用的聚氨酯材料分子结构简单,焚化燃烧时无空气污染,或在土壤中掩埋后3-5年即可自然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干式聚氨酯防水透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先将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混合、搅拌形成待涂布工作液:
含有亲水基团的聚醚系聚氨酯:100份;
甲苯10-40份;
丁酮15-45份;
富马酸二甲脂:5-15份;
色浆:5-15份;
助剥离剂:0.1-2份;
②将上述涂布工作液涂布于转移载体上,干燥后剥离即形成聚氨酯防水透湿薄膜。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①中所述丁酮与富马酸二甲脂的质量比为3:1,并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10-20分钟。在所述步骤②中,涂布的厚度为0.10-0.15mm,干燥温度为100-150℃。所述转移载体为离型纸或PET薄膜。
按照上述方法分别按表1所列各实施例选择组分形成涂布工作液:
其中:A代表含有亲水基团的聚醚系聚氨酯,B代表甲苯,C代表丁酮,D代表富马酸二甲脂,E代表色浆,F代表助剥离剂,并且表中所列数据均为质量份数。
表1:实施例1-8涂布工作液成分表
将按照上述实施例制取的薄膜,进行测试,测试得所有薄膜的厚度在0.01-0.1mm,耐水压ISO811(mmH2O)>3000,透湿性JISL1099A1(g/m2.24hr)>2000,透气率ASTMD737(cm3/cm2.sec)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贝环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贝环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6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