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6349.5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华;谭学军;王磊;王逸贤;沈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4;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污泥 垃圾 处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以及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所述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分别与所述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和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产酸相反应器和产甲烷相反应器,所述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所述产酸相反应器以及所述产甲烷相反应器依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相反应器包括产酸搅拌器和产酸温度控制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甲烷相反应器包括产甲烷搅拌器和产甲烷温度控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粉碎机,所述粉碎机与所述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为滚筒混合装置。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分选,去除其中大粒径的无机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用所述粉碎机粉碎所述餐厨垃圾,并调节所述餐厨垃圾的含水率;
步骤二:使用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对污水污泥进行预处理成为脱水泥饼,将所述脱水泥饼和经所述步骤一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按比例混合,进入所述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进行均质浆化处理后成为产酸相进料;
步骤三:将所述产酸相进料加入所述产酸相反应器,进行水解和酸化后成为产酸相出泥;以及
步骤四:将所述产酸相出泥加入所述产甲烷相反应器中,进行厌氧发酵后产生甲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经分选粉碎后的餐厨垃圾的粒径为1 mm ~3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步骤一处理后,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88%~92%。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泥饼的含水率为75%~80%。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脱水泥饼和所述餐厨垃圾按照可挥发性固体质量比1:1~3:1的比例混合。
12.如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产酸相进料的含水率为95%~96%,所述产酸相进料的粒径为1mm~3mm。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
利用所述产酸搅拌器对进入所述产酸相反应器的产酸相进料进行产酸机械搅拌;
利用所述产酸温度控制装置对所述产酸相进料进行恒温处理;以及
所述产酸相进料在所述产酸相反应器进行预定时间的水解与酸化反应,并成为产酸相出泥。
14.如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相反应器的温度范围为33℃~37℃。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机械搅拌速率为80转/分钟~100转/分钟。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间为1天~5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间为5天。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包括:
利用产甲烷搅拌器对进入所述产甲烷相反应器的产酸相出泥进行产甲烷机械搅拌;
利用产甲烷温度控制装置对所述产酸相出泥进行恒温处理;以及
所述产酸相出泥在所述产甲烷相反应器进行预定时间的厌氧发酵,产生甲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63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生长箱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扇形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