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扁钢扭转模具及扭转扁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6204.5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殷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瑞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3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转 模具 方法 | ||
1.一种扁钢扭转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座一(2)、支座二(3)及旋转块(4),所述支座一(2)、支座二(3)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支座一(2)、支座二(3)相对设置,所述的旋转块(4)位于支座一(2)、支座二(3)之间,旋转块(4)与支座一(2)旋转活动连接;
在旋转块(4)上设置有插槽一(5),在支座二(3)上设置有插槽二(51),所述插槽一(5)与插槽二(51)相对设置,插槽一(5)与插槽二(51)的形状和大小与待加工的扁钢的待夹持部位大小和形状相匹配;
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块(4)相对于支座一(2)作旋转转动;
所述的旋转块(4)与支座二(3)间间隔有容纳扁钢长度的距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钢扭转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上模(7)和在底座(1)上与旋转块(4)的前表面(42)相对设置的支座三(6),支座三(6)与旋转块(4)之间形成容纳上模(7)的模腔(9);
所述支座三(6)与旋转块(4)相对的内侧面(62)与旋转块(4)的前表面(42)平行设置,且所述的内侧面(62)与所述的前表面(42)之间的距离小于上模(7)的宽度a;
所述的旋转块(4)的上表面(41)与所述的上模(7)的内侧面(62)垂直设置,当所述的旋转块(4)旋转90o时,所述上表面(41)与所述内侧面(62)相距使所述上模(7)在所述上表面(41)与所述内侧面(62)之间滑动的距离。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钢扭转模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模冲击所述滑块(4)时,所述上模(7)与所述旋转块(4)间通过圆弧面(43、72)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钢扭转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二(51)由设置在支座二(3)上的容纳腔(32)内设置楔块(31)组成。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钢扭转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座三(6)的与所述内侧面(62)相反的一侧还固定设置有肋板(61)。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钢扭转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7)上的圆弧面(72)处设有滚轮(71),所述上模(7)通过滚轮(71)与旋转块(4)的圆弧面(43)接触。
7.一种扭转扁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各项之一所述的模具,按以下步骤加工:
a.将所述的扁钢扭转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
b.将待加工的扁钢的一端插入旋转块(4)上的插槽一(5)中,其另一端插入所述支座二(3)的插槽二(51)中;
c.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块(4)相对支座二(3)旋转。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块(4)相对支座二(3)旋转90o。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的旋转通过所述上模(7)向下冲击旋转块(4)的上表面(41)实现。
10.按照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C后,上模(7)上行使所述的上模脱离所述的旋转块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瑞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瑞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62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