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4204.1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裴叶舜;裴小罗;姚力智;齐政鸿;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宜刚环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C01G41/02;B01J38/60;B01D53/9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2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蜂窝 式脱硝 催化剂 再生 资源 利用 方法 | ||
1.一种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从废弃催化剂中提取三氧化钨和偏钒酸铵的方法;SCR催化剂再生方法;以废弃催化剂为原料生产钛白粉的方法;
从废弃催化剂中提取三氧化钨和偏钒酸铵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一、对废弃催化剂进行破碎、研磨,过筛;
步骤二、在催化剂细粉中掺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充分搅拌均匀;
步骤三、将搅拌均匀的催化剂粉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放入烧结炉中,缓慢升温至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降温至室温,此过程生成Na2WO4和NaVO3;
步骤四、将烧结料粉碎,过筛;
步骤五、将细粉送入溶解罐中,加入去离子水,升温至60℃,并不停搅拌,使 Na2WO4 和NaVO3充分溶解,最终得到Na2WO4 和NaVO3的混合溶液;
步骤六、将混合溶液调节pH值后,加入碳酸氢铵或氯化铵溶液作沉淀剂,在控制温度下,析出偏钒酸铵沉淀,过滤,剩余溶液用于提取仲钨酸铵;
步骤七、用碳酸氢铵稀溶液洗涤沉淀物3次,再用30%乙醇洗涤2次,烘干,得偏钒酸铵产品;
步骤八、对提取完偏钒酸铵的剩余溶液进行蒸发制得仲钨酸铵晶体,再经高温煅烧,即可制得三氧化钨;
SCR催化剂再生方法的步骤包括:
第一步、用除盐水对催化剂进行水洗;
第二步、水洗之后,加入复合酸性配方进行进一步酸洗;
第三步、通过加入催化剂活性组分对催化剂进行活化;
第四步、在活化后的催化剂中通入热空气进行干燥;
第五步、最终得到既干燥又有活性的再生催化剂;
以废弃催化剂为原料生产钛白粉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a、将废弃催化剂进行磨粉;
步骤b、在磨粉中加入浓硫酸,并压缩空气,进行酸解,并把其中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排放;
步骤c、在酸解后的催化剂中加入水,进行浸取;
步骤d、在浸取后的催化剂中继续加入水,进行板框压滤;
步骤e、通入蒸汽并抽真空,将催化剂进行浓缩、水解、抽滤,并对抽滤过程中产生的废酸进行处理;
步骤f、用砂滤水进行水洗,并加入硫酸和还原剂煅烧晶种进行漂白;
步骤g、加入纯水对漂白后的催化剂进行漂洗,加入盐处理剂进行盐处理,并进行抽滤;
步骤h、通过柴油、煤气对抽滤后的催化剂进行煅烧,并粉碎,最后进行包装,便得到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对废弃催化剂进行破碎、研磨,过筛,以制成300目的细粉为最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以将缓慢升温至450℃为最宜,保温时间最好是1小时,然后缓慢降温至室温;此过程生成Na2WO4和NaVO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烧结料粉碎,过筛,以制成325目细粉为最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中回收WO3和V2O5,通过碱熔-浸出-分离,最后的产物为偏钒酸按和三氧化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技术的原料可以是ASCR钛白粉废渣等低成本的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进行板框压滤后会产生废渣和小度水,其中产生的小度水可以作为步骤c中浸取的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对抽滤过程中产生的废酸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酸可以作为步骤二中酸解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宜刚环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宜刚环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42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