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液力透平闭式实验系统和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913.6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菊;王科;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透平 实验 系统 测试 方法 | ||
1.一种低温液力透平闭式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化气储槽(1)、低温泵(2)、汽化器(3)、油站(4)、低温液力透平(5)、测功仪(6);所述液化气储槽(1)中的液化气经过管道和低温泵(2)提升压力后,一路经管道进入液力透平(5),作为液力透平(5)的工作介质,在液力透平(5)中被节流降压后的液化气通过管道再回到液化气储槽(1)中,另一路通过管道进入汽化器(3),闪蒸为气体,通过管道引入液力透平(5)的轴封密封腔,作为液力透平(5)的密封气;所述液力透平(5)通过联轴器和测功仪(6)连接;所述油站(4)通过油管与液力透平(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液力透平闭式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管道的外侧均用隔温绝热材料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液力透平闭式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泵采用变频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液力透平闭式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透平(5)的轴承使用强制油系统润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低温液力透平闭式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站(4)由油槽、油泵、油管道和冷却器组成,油泵加压后的润滑油经油管流入液力透平(5)的轴承,使用过的润滑油经油管回到油槽,由油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油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液力透平闭式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气储槽(1)的出口通过管道和第一阀门(A)与低温泵(2)的进口连接,所述低温泵(2)的出口分为三路,第一路通过管道、第四阀门(D)和流量计(8)连接至低温液力透平(5)的高压液化气进口;第二路通过管道和第二阀门(B)与液化气储槽(1)的进口管道连接;第三路通过管道和第六阀门(F)连接至汽化器(3)的入口;所述低温液力透平(5)的低压液化气出口通过管道和第五阀门(E)与液化气储槽(1)的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液化气储槽(1)的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C),并通过管道连接有释放阀(7);所述汽化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和第七阀门(G)连接至液力透平(5)的轴封密封腔入口。
7.一种低温液力透平闭式实验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低温泵(2)进行冷却;
将第一、二和三阀门(A、B和C)打开,而第四、五和六阀门(D、E和F)关闭;形成一个闭式回路用于冷却低温泵(2);在此过程中,少量液化气蒸发为气体,这些少量气体通过释放阀(7)排放到大气中;
2)液力透平(5)的冷却;
待步骤1)的低温泵的冷却完成后,将第二阀门(B)关闭,第一阀门(A)以及第三至七阀门(C-G)均打开;其中阀门第四阀门(D)和第五阀门(E)分别用于调节液力透平的进出口压力,第六阀门(F)和第七阀门(G)用于控制汽化器(3)的进出口流量;在此冷却阶段中,各回路中的所有部件均处于运行状态;油站(4)的油泵维持润滑油的循环;
3)测试
包括测试工况点的调节以及实验数据的采集:
(1)工况点的调节
包括液力透平进出口压力的调节、液力透平流量的调节以及液力透平转速的调节:
进出口压力的调节:通过调节第四阀门(D)和第五阀门(E)来完成,而第三阀门(D)作为辅助调节;
液力透平流量的调节:通过改变液力透平的可调喷嘴的开度获得所需的流量,在此流量的调节过程中需要同时调节液力透平进出口的第四阀门(D)和第五阀门(E)来完成;
液力透平的转速调节:通过设置测功仪(6)的指示转速由其控制实现;
(2)实验数据的采集
采集压力和温度数据,在压力和温度的测点布置中,共有8个温度测点和6个压力测点;压力的测量采用压力变送器或压力表完成;温度的测量采用铂电阻完成;流量的测量采用涡街流量计或孔板流量计完成;转速和扭矩的测量采用测功仪(6)来完成;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汇总于计算机终端集成显示,实现液力透平数据的动态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9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跳跃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