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的U型钢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32028.8 | 申请日: | 2013-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宾;向蓉;周乐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5/16 | 分类号: | E21D15/16;E21D15/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控制 围岩 变形 型钢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围岩变形的U型钢支护结构,属于煤矿巷道掘进支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可缩性U型钢支架是煤矿巷道支护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高地应力、强流变、大变形等力学问题,采用可缩性U型钢支架支护的软岩巷道常出现支架破坏,巷道断面变小等情况,造成巷道维护成本高,使用周期短,安全性能低等,其主要原因如下:1、传统的可缩性U型钢支架主要由多块U型钢经卡缆连接而形成,结构内主要依靠U型钢之间重合面上的摩擦力以及连接卡缆通过螺栓所提供的接触面正压力传递和发挥承载力。只有围岩发生一定变形,并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后,这种支护体系才能发挥承载作用,不能对围岩施加初撑力,不能主动控制围岩变形,属被动支护形式;2、U型钢支架与围岩之间的架后空隙,使得支架不能及时发挥支护作用控制围岩变形,加剧了围岩风化、碎裂、泥化等作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3、常用的U型钢支架只能“被动”受力,无法根据围岩压力及变形情况合理调整支撑力,提高支护强度,有效控制变形发展,只能任围岩发生蠕变,产生累积大变形,导致巷道断面减缩,影响使用功能。4、受高地应力影响,可缩性U型钢支架常由于整体刚度不足,造成支架扭曲、形成尖顶等破坏;棚腿段常因局部刚度不足发生弯折变形;卡缆连接段常因发生拒缩,导致支架损毁;5、常用的通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或主要由单体液压支柱构成的加强结构提高支架支护强度并提供一定的初撑力的做法也存在缺陷:单体液压支柱只能提供竖向承载力,构件本身抵抗弯折能力差,易发生弯曲变形损坏;单体液压支柱与巷道底板“嵌固”作用有限,当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过大时,支架易发生倾倒,失去承载作用,不利于结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围岩施加初撑力,并可根据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情况通过灵活调节支撑力大小、方向,以达到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目的的一种支护体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可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的U型钢支架,包括一根拱顶U型钢,两根棚腿部U型钢,两个卡缆,一个液压千斤顶,两个液压支柱;拱顶U型钢的两端分别与棚腿部U型钢在卡缆的卡槽中相叠,并通过卡缆盖和螺栓压在卡缆的卡槽中,棚腿部U型钢另一端通过活动轴装在底板上;在液压千斤顶的两端分别装在两侧的卡缆上,液压支柱一端装在卡缆上,另一端装在支承座上,支承座通过支承座固定螺栓装在底板上。
在底板上开有支承座调节螺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克服了传统U型钢支架的缺陷,改变了传统U型钢支架“被动支护”的受力模式,可对巷道围岩施加初撑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岩体自承能力;可根据围岩、支架变形及围岩压力变化灵活调整支撑力大小及方向,能起到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单体液压支柱与U型钢支架采用可靠铰接,充分发挥了液压支柱竖向承载作用,避免了不利的受弯、受折作用,提高了液压支柱底嵌固的可靠性;增加了支架的整体及局部刚度,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各种断面的巷道支护,大幅增加了巷道使用周期和安全性,减少了巷道维护费用和频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的U型钢支护架,包括一根拱顶U型钢1,两根棚腿部U型钢2,两个卡缆5,一个液压千斤顶8,两个液压支柱9,拱顶U型钢1的两端分别与棚腿部U型钢2在卡缆5的卡槽中相叠,并通过卡缆盖6和螺栓7压在卡缆5的卡槽中,棚腿部U型钢2另一端通过活动轴4装在底板3上;液压千斤顶8的两端分别装有在两侧的卡缆5上,液压支柱9一端装在卡缆5上,另一端装在支承座10上,支承座10通过支承定螺栓11装在底板3上;在底板3上开有支承座调节螺孔12,调节液压支柱9的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断缸机构
- 下一篇:用于指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