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码隔离网间数据抄录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31264.8 | 申请日: | 2013-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真;谭崇刚;吴亚洲;袁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0;G06F21/5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维 隔离 数据 抄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无任何物理连接的计算机安全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计算机通信都是基于网络通信协议的,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通信安全无法绝对保证,在一些对通信安全要求很高的环境下,无法得到保障。
目前二维码主要用于信息量较少的标识条码等,由于二维码单次传输的信息量有限,在数据通信领域还未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计算机间无任何物理连接、网络连接的通信方法,解决传统的网络通信安全问题,采用多重二维码提高传输效率,可广泛运用于隔离网间的计算机通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维码隔离网间数据抄录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连接:两台主机通过消息头部的ID号和消息类型生成二维码,通过扫描模块分别扫描两台主机的显示器,当两台主机的ID号和消息类型匹配时,则两台主机建立连接;发送:将“消息头部+报文内容”编码成二维码,显示在显示器上,通过扫描模块扫描接收端显示器,等待对方接收ACK应答信号,收到应答信号后继续发送下一个报文;接收:通过扫描模块扫描发送端显示器,解析接收到的报文,如果报文校验正确,将消息头部ack_no和seq_no增1,消息类型为TYPE_ACK,生成二维码图片显示在显示器上,等待发送端读取ACK应答信号。
本发明方法通过二维码扫描模块实现两台无任何物理连接、网络连接的主机高效通信,通信安全能够得到保证。
为提高二维码编码信息量,扫描模块采用多重二维码实现,多重二维码扫描器一次扫描多个二维码,一次扫描范围为整个显示屏。全屏扫描,实现点对点可靠传输;通过多重二维码解决二维码单次编码信息量较少的问题,使得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的优点是:其一,采用多重二维码,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工作高效;其二,无任何物理连接、网络连接,保证了通信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隔离网间通信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针对两台无任何物理连接、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进行安全可靠通信。整套系统包括主机A、B,显示器,A、B扫描模块。工作步骤如下:
1、连接:主机A、B通过消息头部的ID号和消息类型生成二维码,A端扫描头扫描B显示器,B端扫描头扫描A端显示器,如果ID和消息类型匹配,则A、B建立连接;
2、发送:将“消息头部+报文内容”编码成二维码,显示在显示器上,通过扫描模块扫描接收端显示器,等待对方接收应答(ACK)信号,收到应答信号后继续发送下一个报文;
接收:通过扫描模块扫描发送端显示器,解析接收到的报文,如果报文校验正确,将消息头部ack_no和seq_no增1,消息类型为TYPE_ACK,生成二维码图片显示在显示器上,等待发送端读取ACK应答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12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端铠装全氧风口结构
- 下一篇: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