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30682.5 | 申请日: | 2013-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邓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华延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厦门美真香佛具艺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1/08;F26B21/10;F26B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热泵排湿 烘房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房体,用于置放待烘干物;
热泵组件,将空气的低品位热能转换为高品位热能以向房体内输送热能,包括设置于房体外的热泵主机和设置于房体内的热泵辅机,热泵主机包括蒸发器、节流装置、压缩机,热泵辅机包括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形成循环系统;
循环风机组件,用于在房体内形成循环流动的风以使冷凝器散发的热能在房体内循环;
排湿组件,包括将热泵主机制热产生的干燥冷风与房体内抽出的高温高湿热风进行非直接接触式对流换热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内部设置有互不相通的新风通道和排湿通道,新风通道的入口连接有与热泵主机相连的冷风管道,新风通道的出口连接有与房体内部连通的入风管道,排湿通道的入口连接有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抽湿管道,排湿通道的出口连接有与房体外部连通的排湿管道,所述入风管道和排湿管道上分别连接有入风风机和排湿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组件包括用于吹送热泵辅机产生的热能的第一风机组,及用于将房体内的热空气吹送回第一风机组的第二风机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和第二风机组分别安装于房体内的底部和顶部,且位于房体相对立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辅助热泵组件供热的辅助加热组件。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单元、温湿度传感器及上述的热泵组件、循环风机组件和排湿组件;所述排湿组件的入风风机和排湿风机分别连接有风量调节器Ⅰ、风量调节器Ⅱ,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主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泵组件、循环风机组件、风量调节器Ⅰ及风量调节器Ⅱ与主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烘房的控制方法为:启动设备后,热泵组件、循环风机组件进入运行状态,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实测温湿度值与阶段预设值比较,控制排湿组件低速运行、全速运行或关闭,以及控制循环风机组件运行或关闭,以提高烘干效率及降低能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排湿组件低速运行或关闭时,循环风机组件运行;当排湿组件全速运行时,循环风机组件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预设值根据0%~100%的湿度值划分为停机阶段和启动阶段,各阶段均设置有相应的湿度值,对应该湿度值设置有相应的温度设定值、排湿时间设定值,所述停机阶段还设置有目标湿度和目标温度;当实测湿度在停机阶段湿度值范围内时,根据实测温度值与停机阶段温度设定值比较,若实测温度值小于停机阶段温度设定值,则排湿组件关闭,若实测温度值大于或等于停机阶段温度设定值,则排湿组件全速运行;当实测湿度在启动阶段湿度值范围内时,根据实测温度值与启动阶段温度设定值比较,若实测温度值小于启动阶段温度设定值,则排湿组件低速运行,若实测温度值大于或等于启动阶段温度设定值,则排湿组件全速运行;当实测湿度和温度均到达目标湿度和目标温度时,烘干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阶段根据湿度值划分为若干分段,其中每个分段设置有相应的湿度值,对应该湿度值设置有相应的温度设定值、排湿时间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华延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厦门美真香佛具艺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华延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厦门美真香佛具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6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