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0138.0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葛春方;王江义;沙裕;杨兆银;堵祖荫;唐绮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7/13 | 分类号: | C07C7/13;C07C7/144;C07C9/00;B01D53/047;B01D5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吸附 分离 组合 正异构 烷烃 方法 | ||
1.一种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石脑油原料在汽化器中被汽化后进入吸附塔,与吸附剂接触,正构烷烃被吸附剂吸附,吸附塔塔顶得到异构烷烃产品;
(2)吸附塔完成吸附后,关闭吸附塔原料进料管线阀门,脱附剂进入吸附塔,进行吹扫脱附过程,得到脱附出来的正构烷烃与脱附剂混合在一起的脱附油气;
(3)脱附油气进入脱附油气冷却器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压缩机进行增压,压缩机出口的气相进入脱附油气冷凝器进一步冷凝,增压过程中冷凝下来的正构烷烃和从脱附油气冷凝器中冷凝下来的正构烷烃进入正构烷烃产品管线,脱附油气冷凝器出口的气相进入膜分离装置;
(4)通过膜分离,脱附油气被分离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为脱附剂,另一部分主要为正构烷烃,进入正构烷烃产品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至少为两个,当其中一个吸附塔进行吸附时,其它吸附塔进行脱附,如此交替进行吸附和脱附,保证装置的连续运转;经过加热后的脱附剂从与原料进料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吸附塔;通过膜分离,脱附油气被分离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为脱附剂,经加热后返回脱附过程重复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脑油原料在汽化器中被汽化至100~300℃;吸附塔的吸附压力以表压计为0.5~2.0MPa,吸附温度为100~300℃;脱附过程的脱附压力以表压计为0~0.3MPa,脱附温度是100~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采用PDMS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5A分子筛或6A分子筛,脱附剂为氮气或氢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5A分子筛,脱附剂为氮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油气冷却器出口温度为40~50℃;压缩机出口压力以表压计为0.5~2.0MPa;脱附油气冷凝器操作温度为40~5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剂经加热至脱附温度后返回脱附过程重复利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塔顶得到的异构烷烃产品中正构烷烃含量小于2%(摩尔)、吸附塔塔底出口脱附油正构烷烃含量大于85%(摩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分离正异构烷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塔顶得到的异构烷烃产品中正构烷烃含量小于1%(摩尔)、吸附塔塔底出口脱附油正构烷烃含量大于93%(摩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1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唑酰胺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高炉用铁焦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