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30122.X | 申请日: | 2013-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0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王黎延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接收到待响应事件,例如接收到呼叫请求时,需要用户输入指令,例如通过触摸屏给出与处理待响应事件对应的触摸操作,或者通过键盘给出与处理待响应事件的按键操作,在某些场景下,例如当用户佩戴手套时进行上述操作会有诸多不便,相关技术中,对于如何快捷方便地处理电子设备的待响应事件,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快捷方便地处理电子设备的待响应事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传感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第一待响应事件时,利用所述传感单元获取位姿信息,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判断是否发生运动,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发生运动时,根据所述位姿信息解析出相应的运动方向,获得第一解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解析结果和预设的运动方向与指令的映射信息,生成第一指令;
执行所述第一指令以响应所述第一待响应事件。
优选地,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判断所述是否发生运动,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位姿信息,判断位姿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生成表征发生运动的第一判断结果;否则,生成表征未发生运动的第一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根据第一解析结果和预设的运动方向与指令的映射信息,生成第一指令,包括:
将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所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映射信息中的运动方向进行匹配,并将所述映射信息中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方向匹配的运动方向所映射的指令,确定为所述第一指令。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电子未发生运动时,继续利用所述传感单元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位姿信息,直至所述待响应事件终止,或所述待响应事件获得响应。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方向包括以下运动方向的至少之一: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传感器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待响应事件时,利用所述传感单元获取位姿信息,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判断是否发生运动,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解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发生运动时,根据所述位姿信息解析出相应的运动方向,获得第一解析结果;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解析结果和预设的运动方向与指令的映射信息,生成第一指令;
指令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一指令以响应所述第一待响应事件。
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获取的位姿信息,判断位姿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生成表征发生运动的第一判断结果;否则,生成表征未发生运动的第一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指令生成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所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映射信息中的运动方向进行匹配,并将所述映射信息中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方向匹配的运动方向所映射的指令,确定为所述第一指令。
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电子未发生运动时,继续利用所述传感单元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位姿信息,直至所述待响应事件终止,或所述待响应事件获得响应。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方向包括以下运动方向的至少之一: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当接收到第一待响应事件时,利用传感单元获取位姿信息,当所述位姿信息表征电子发生运动且运动方向与预设的指令关联时,执行所述关联的指令以响应所述待响应事件,能够快捷方便地处理电子设备的待响应事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