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0067.4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9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媛;刘源;邵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5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负载 干扰 水平 控制 基站 休眠 方法 | ||
1.一种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小基站之间交互小区负载等级信息,小基站持续检测本小区负载;
步骤S2:当小基站检测到本小区的负载等级为中度负载和满负载时,小基站持续检测本小区负载;当小基站检测到本小区负载等级为超轻负载时,确定小基站进入休眠状态,转入步骤S8;当小基站检测到本小区负载等级为轻负载时,进入步骤S3;
步骤S3:判断小基站的归属用户中是否有用户位于小区边缘位置;如果没有用户位于小区边缘,小基站进入功率调节进程,转入步骤S4;如果有用户位于小区边缘,小基站启动休眠进程,转入步骤S5;
步骤S4:降低小基站发射功率,并持续监测小基站的小区负载,当检测到新的用户进入而负载等级不变时,判断是否该用户是否位于小区边缘,如果该用户位于小区边缘,则增大基站发射功率,并转入步骤S5,如果该用户位于小区中心,则小基站维持原状;当检测到新的用户进入而负载等级发生变化时,进入步骤S7;
步骤S5:小基站根据邻小区发送的“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判断本小区对邻小区带来的干扰水平的高低;如果为低干扰水平,则退出休眠进程,进入步骤S6;如果为高干扰水平,则确定小基站进入休眠状态,转入步骤S8;
步骤S6:小基站持续检测小区负载,如果检测到新的用户接入并导致负载等级发生变化,转入步骤S7;如果负载等级持续为轻负载,则更新接收到的“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判断本小区对邻小区带来的干扰水平的高低;
步骤S7:如果小基站检测到负载等级为中度负载或满负载,则小基站持续检测本小区负载;
步骤S8:将小基站归属用户切换到邻近小基站或宏基站,当完成用户切换后,小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基站的小区负载等级包括超轻负载、轻负载、中度负载和满负载,小基站将邻小区的负载等级信息记录于小基站的自动邻区关系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判断是否有用户位于小区边缘位置:
A、比较用户汇报的本小区RSRP信息和邻小区RSRP信息,通过这两个信息的差别来判断该用户是否位于小区边缘;
B、通过用户坐标位置信息判断用户是否位于小区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小基站根据邻小区发送的“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判断本小区对邻小区带来的干扰水平的高低的方法如下:
邻小区设定一个干扰门限阈值,邻小区归属用户上报检测到的小基站的RSRP,如果小基站的RSRP超过干扰门限阈值,邻小区发送“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时,在对应的PRB资源上进行标识,小基站接收到“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后,统计超过干扰门限阈值的PRB数目;当超过干扰门限阈值的PRB数目超过一定比例,则认为是高干扰水平,否则认为是低干扰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小基站根据邻小区发送的“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判断本小区对邻小区带来的干扰水平的高低的方法如下:
邻小区比较其归属用户上报的测到的小基站的RSRP和设定的干扰门限阈值,并统计超过干扰门限阈值的PRB数目;如果超过干扰门限阈值的PRB数目超过一定比例,则确定为高干扰水平,否则确定为低干扰水平,并在“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中标识出干扰水平的高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只有当邻小区的“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发生变化时,才会将更新后的“小区间干扰指示”信息重新发送到小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为归属用户选择切换基站的原则为:优先选择中度负载的小基站,如果没有符合要求的小基站,则切换到宏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未经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0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