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河道砖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29326.1 | 申请日: | 2013-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顺永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潘立兵 |
| 地址: | 2144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河道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河道砖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砖工艺只能够制出两面形状一致的砖块,而很多场合所使用的砖块需要两面有不同的形状,以作不同的用途,尤其是河道旁的砖块,不但是为了稳固,上表面还需要用来种植植物,使稳定性更好,下表面还要开通多条槽,使鱼类可从槽内穿过。由于上述砖块的上、下两面的形状不能够一样,因此在通过制砖机制出两面相同的砖块之后,还需要人工打磨或挖槽等才能制出成品砖,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制砖工艺只能先生产出两面结构相同的砖块,再通过人工打磨才能使砖块两面的结构不同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双面河道砖的生产工艺,包括:(1)上料的步骤; (2)上模、中模和下模合模,使砖块成型的步骤;(3)下模下移,进盛砖板的步骤;(4)砖块脱至盛砖板上的步骤;(5)将盛有砖块的盛砖板送出的步骤。
所述步骤(1)为先将下模从初始状态上移,下模上移到位后,中模再下移,与下模贴合,再往中模的模区内倒料。
所述步骤(2)为上模往下压,同时下模底部振动,使砖块振动成型;
所述步骤(3)为先将下模下移至初始状态,再送入盛砖板,使盛砖板与中模底部贴合;
所述步骤(4)为上模不动,中模上移,将砖块脱模至盛砖板上。
本发明双面河道砖的生产工艺,所述上模、中模和下模均通过油缸上下移动,上模的高度大于中模的高度,上模和下模的模区在合模时均位于中模的模区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生产工艺不但可以生产出两面结构相同的砖,还可以生产出两面结构不同的砖,且均为一次成型,无需后期再进行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用于实现本生产工艺的河道砖双面成型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一种双面河道砖的生产工艺,主要通过河道砖双面成型机来实现,该河道砖双面成型机包括制砖模具和上料用的储料仓5,制砖模具包括上模3、中模2和下模1,上模3、中模2和下模1均通过油缸上下移动,所述下模1的底部设有振动盘,下模1周围设有支架6,所述下模1可穿过支架6,支架6下设有可内外移动的两承重块4,支架6顶部设有用于传送盛砖板的链条和齿轮,支架6顶部还设有用于支撑链条的承重条,使链条在传送过程中能够承受住盛砖板和砖块的重量。
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下模1从初始状态上移至支架6顶部,下模1上移到位后,下方的两承重块4内移,对下模1进行支撑,中模2再下移,与下模1贴合,再通过储料仓5往中模2的模区内倒料,完成上料之后,储料仓5退出;
(2)将上模3往下压,同时下模1底部的振动盘振动,使砖块振动成型;
(3)先将两承重块4外移,再让下模1下移至初始状态,再通过进板机往支架6上送盛砖板,使盛砖板与中模2底部贴合;
(4)先将两承重块4外移,再让下模1下移至初始状态,再通过进板机往支架6上送盛砖板,使盛砖板与中模2底部贴合;
(5)通过链条和齿轮将盛有砖块的盛砖板送出。
其中,上模3的高度大于中模2的高度,上模3和下模1的模区在合模时均位于中模2的模区内。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顺永机械厂,未经江阴市顺永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9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