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寒湿困脾型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29124.7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梅;王俊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寒湿困脾型 腹泻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寒湿困脾型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寒湿困脾型腹泻,是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以及内湿素盛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粪便清稀成脓粘液,日行数次,四肢沉重,脘闷食少。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多由于脾肾阳虚造成的。目前西医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健脾祛湿、止泻涩肠的功效,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寒湿困脾型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寒湿困脾型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中药原料药物组分组成:苍术6~9g、厚朴花6~9g、延胡索6~9、荜澄茄4~6g、荔枝核6~9g、高良姜3~6g、荆芥炭4~6g、佛手6~9g、芡实6~9g、大枣6~10g。
本发明中药中的苍术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珍珠囊》:苍术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现代研究,具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且具有较强的抗溃疡、保肝、抑菌的作用。厚朴花苦,微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芳香化湿,理气宽中。用于脾胃湿阻气滞,胸脘痞闷胀满,纳谷不香。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荜澄茄味辛,性温。归脾、胃、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本草纲目》:“暖脾胃,止呕吐哕逆。”《本草述钩元》:“荜澄茄,温益脾胃,令人能食。”荔枝核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荆芥炭性转涩.收敛止血。佛手味辛、甘、苦、性温、无毒,入肝、脾、胃、肺经,功能主治: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芡实的功效:健脾除湿,固肾益精。主治:久泻不止,小便不禁,腰膝痛,湿痹……。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以上诸药相配,治疗该病,相得益彰。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治愈率为90%以上,有效率在95%以上,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治疗寒湿困脾型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苍术6~9g、厚朴花6~9g、延胡索6~9、荜澄茄4~6g、荔枝核6~9g、高良姜3~6g、荆芥炭4~6g、佛手6~9g、芡实6~9g、大枣6~10g。
实施例2:一种治疗寒湿困脾型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苍术9g、厚朴花6g、延胡索9g、荜澄茄4g、荔枝核6g、高良姜4g、荆芥炭6g、佛手6g、芡实9g、大枣6g。
临床疗效总结:
一、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上百例患者,疗效频佳。
二、诊断标准:寒湿困脾型腹泻,是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以及内湿素盛等因素引起。以脾运失健和寒湿中阻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粪便清稀成脓粘液,日行数次,四肢沉重,脘闷食少。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三、用药方法:将以上诸原料药筛选、混合浸泡后加水浓煎成汤剂,每剂100ml,每日早、晚两次,每次50ml口服。
四、疗效评定: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改善。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五、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经统计治愈率在90%以上,有效率95%以上。
六、典型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梅,未经李金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9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器防污染一次性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精确型引流液储存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