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单分散球状纳米氧化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8767.X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华;周芙;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分散 球状 纳米 氧化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无机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制备单分散球状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背景技术
ZnO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半导体材料,其具有3.37eV的直接带隙宽度和较大的激子束缚能60meV,在纳米尺度下,颗粒比表面积急剧增加,使纳米ZnO表现出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展现出许多特殊性质;另外,ZnO以其优异性能在半导体氧化物中独占鳌头,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压敏电阻和各种光学器件等;通常,ZnO各向异性生长易形成非球形的低维纳米结构,如纳米线、纳米管、纳米带等,不易形成球形的ZnO颗粒, 而对于制备性能优良的ZnO (掺杂Bi、Sb、Co、Mn、Cr等金属氧化物) 电压敏功能材料来说,首先获得形貌接近于球形、粒度小且分布窄的粉体非常关键。
目前,主要采用气相法与液相法来制备纳米氧化锌,如喷雾热解法、电弧等离子体法、溶胶-凝胶法、均相沉淀法、水热法等;气相法虽然制得的产品品质高,但设备昂贵,制作成本高,而且实验条件要求苛刻;与气相法相比,液相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容易批量生产等优点,而且合成出的纳米微粒表面活性好、产物组成精确可控,更具有工业化前景;虽然Shuang Xu等人用水热法合成了球形纳米ZnO,但颗粒尺寸较大,达到微米级,而且这种方法需要高温高压,不适合于工业生产;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直接一步沉淀法,不需要像传统方法那样先获得前驱体再进行煅烧得到晶体,而是直接在溶液体系中利用表面活性剂控制ZnO颗粒形貌和粒径,成功制备出单分散的类球形纳米ZnO粉体。
本发明中能获得单分散球形纳米ZnO粉体,是由于表面活性剂PEG-6000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及合适的分子量,经实验证明低分子量如PEG-400无法辅助形成球形纳米ZnO粉体,而高分子量如PEG-10000,由于分子链过长,在水中出现缠绕,使溶液粘度过大,所以选用中高分子量的PEG-6000作为本发明的分散剂;聚乙二醇的分子式为HO-(CH2CH2O)nH,只有醚键和羟基两种亲水基而无疏水基;在水溶液中呈蛇形,易与纳米粒子表面建立较强的氢键,其氧醚基也易与含氧的粒子表面产生同名离子亲合作用;所以可能是这种氢键和亲合作用使得PEG容易吸附于粒子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膜,包围了纳米粒子,而其分子键呈蛇形伸向水溶液中,具有一定厚度,当带同性电荷的粒子相互接近时,静电斥力再加上这层粘稠的高分子膜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得粒子的吸引力大为削弱,起到分散作用。同时,这种表面活性剂同样适用于制备其它球形金属氧化物如Bi2O3、TiO2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单分散球状氧化锌颗粒,得到的球状氧化锌颗粒纯度高,粒径约为30n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一种球状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无需煅烧,用液相法直接制备单分散的球状纳米氧化锌。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浓度为0.4M锌盐水溶液,浓度为4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第二步,称取PEG-6000溶解于蒸馏水中,每1ml蒸馏水加入0.75g PEG-6000, 加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第三步,将PEG-6000 溶液与0.4M的锌盐溶液混合,PEG-6000 溶液与锌盐溶液的体积比为1:1.5,于95℃水浴加热,加热的同时搅拌使之充分混合。
第四步,量取 4M的NaOH水溶液,快速加入到混合溶液中,PEG-6000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1:2.5, 同时剧烈搅拌,95℃恒温水浴,持续搅拌2~4小时。
第五步,待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过滤,用乙醇、蒸馏水洗涤,置于烘箱中干燥,获得白色的ZnO粉体。
所述锌盐,选用六水合硝酸锌。
所述剧烈搅拌指搅拌速度调至600~800转/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以锌盐、NaOH和PEG-6000为原料,用料廉价易得,无需煅烧,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方法简单,不需要大型精密设备,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 采用一步法制备出粒径约为30nm的球状纳米ZnO,且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在制备性能优良的ZnO电压敏功能材料方面有良好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得球状纳米氧化锌的XRD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87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