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滚吐水煮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8589.0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B7/02 | 分类号: | D01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滚 水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翻滚吐水煮茧机。
背景技术
在丝厂,无论是立缫还是自动缫,缫丝都必须通过煮茧。煮茧共有3次水分子经过茧层的过程,分别是渗透、蒸煮与调整,水分子经过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煮茧质量。真空渗透是让水进入茧腔,为蒸煮提供足够的水份;蒸煮是通过蒸汽与水让茧层丝胶膨润,便于缫丝时的离解;调整是弥补蒸煮茧层膨润的缺陷与吸入足够的茧层和茧腔水,满足缫丝沉浮要求,同时使外层丝胶得到迅速胶凝,让茧子冷却,满足新茧有绪率要求。
但是,目前自动缫煮茧机设备不能满足茧层丝胶膨润均匀与迅速胶凝的要求,原因是现有煮茧机沿用立缫煮茧机,茧子在蒸煮时吐水仅在茧子的下半颗进行,达不到上下茧层膨润均匀的目的,同时,调整部基本是一字型的,温差不易拉大,不能完成膨润与胶凝双重要求,导致生丝清洁、洁净差与丝故障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茧子层内与层间丝胶膨润均匀,提高生丝清洁、洁净成绩的煮茧机。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滚吐水煮茧机,包括输送茧笼的传送带,包裹住部分所述传送带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可容纳物体的内部空间,所述壳体沿着输送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分为加茧部、预热部、蒸煮部、调整部、出茧部,所述蒸煮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端部,所述蒸煮室包裹所述传送带端部的滚轴,所述蒸煮室根据所述传送带端部结构分为上蒸煮室、中蒸煮室和下蒸煮室,所述各蒸煮室内设置有蒸汽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蒸煮室、中蒸煮室、下蒸煮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蒸煮室配备1-5根空管,1-3根盲管,中蒸煮室配备1-3根空管,下蒸煮室配备1-5根空管,1-3根盲管,根据煮茧温度要求进行空盲管开启大小。
上蒸煮室的长度比下蒸煮室长0-3m,目的是两个蒸煮室的吐水量达到一致。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热部设置有洒水管和第一溢水口,所述第一溢水口的高度高于在预热部的部分的传送带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预热部配备1-3根空管,1-2根盲管,1-2根洒水管,1-2个第一溢水口,空盲管为了控制预热温度,洒水、溢水是为了控制温度与水封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煮部与所述预热部、调整部之间采用水封隔开,水封高度为1-10cm,保证蒸煮室的蒸汽能够密封在蒸煮室内。
上文中,加茧部是完成加茧的需要,预热部是起到用水封住翻滚吐水蒸煮室的蒸汽,改变原有煮茧方式只有煮茧机下部起煮茧作用。
翻滚吐水蒸煮室由上、中、下三个蒸煮室连通组成,上蒸煮室作用使茧笼底部一面茧层能够靠蒸煮时生产吐水而得到煮熟,起到原有蒸煮室起不到的效果;中蒸煮室作用使茧笼产生翻滚时茧子的吐水渗透茧笼侧面的茧层,提高吐水经过茧层的面积,达到煮熟均匀目的;下蒸煮室作用利用茧笼翻滚后上下倒置的特点使原茧笼笼盖方向的茧层,在上蒸煮室未能吐水的茧层部分由于翻滚处于下方而进行吐水,从而达到茧层吐水均匀的目的。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蒸煮室和下蒸煮室设置透明观察窗。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观察窗可以直观的看到茧笼在蒸煮室的状态,可作为调节蒸煮室环境的参考因素。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整部包括连接蒸煮部的第一调整部和连接出茧部的第二调整部,所述第二调整部以及第二调整部内的传送带向下弯曲,形成“V”形的通道。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整部连接出茧部的一端设置有洒水管,所述第一调整部内设置有洒水管,所述第一调整部及第二调整部内设置有第二溢水口,所述第二溢水口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调整部内传送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调整部有效长度为0.5-1.5m,配备1-3根空管,1-3根盲管,1-2根洒水管,1-2个溢水口,空盲管为了提高吸水温度,洒水、溢水是为了调整PH值、煮汤浓度与蒸煮室水头压的大小。
第二调整部的“V”形通道斜面与水平面成10-40度的角度,高度在30-80cm, 第二调整部内配备1-5根空盲管,在第二调整部两边都有洒水管、溢水口,溢水口高度相差2cm,低温处溢水口高度高,利用水平原理,保证冷水从低温处向高温处运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8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