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26316.2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海彬;吴丽花;邓卫勇;孙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抽头处的引出线(零火线),容易因变压器内部走线不规范、受振动环境应力或手拉扯引线等原因而移位,导致抽头两引脚触碰到一起引起变压器短路故障。
针对相关技术中变压器容易短路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容易短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包括:第一绝缘件;初级绕组,具有第一火线引线和第一零线引线,其中,第一火线引线和第一零线引线并列固定在第一绝缘件上;第二绝缘件;以及次级绕组,具有第二火线引线和第二零线引线,其中,第二火线引线和第二零线引线并列固定在第二绝缘件上。
进一步地,次级绕组的个数为多个,其中,每个次级绕组的第二火线引线和第二零线引线均并列固定在第二绝缘件上。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件为第一块巴纸绝缘件,第二绝缘件为第二块巴纸绝缘件。
进一步地,第一火线引线和第一零线引线均具有绝缘层,其中,第一火线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第一块巴纸绝缘件上,第一零线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第一块巴纸绝缘件上,第二火线引线和第二零线引线均具有绝缘层,其中,第二火线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第二块巴纸绝缘件上,第二零线引线的绝缘层固定在第二块巴纸绝缘件上。
进一步地,第一火线引线的绝缘层与第一块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第一零线引线的绝缘层与第一块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第二火线引线的绝缘层与第二块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第二零线引线的绝缘层与第二块巴纸绝缘件通过混溶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第一火线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和第一零线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均大于第一块巴纸绝缘件的熔点,第二火线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和第二零线引线的绝缘层的熔点均大于第二块巴纸绝缘件的熔点。
进一步地,第一块巴纸绝缘件和第二块巴纸绝缘件均为PVC块巴纸绝缘件。
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的变压器:第一绝缘件;初级绕组,具有第一火线引线和第一零线引线,其中,第一火线引线和第一零线引线并列固定在第一绝缘件上;第二绝缘件;以及次级绕组,具有第二火线引线和第二零线引线,其中,第二火线引线和第二零线引线并列固定在第二绝缘件上。通过在变压器中设置固定初级绕组引线的第一绝缘件,和固定次级绕组的第二绝缘件,实现了对变压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抽头处的引线进行有效固定,避免引线出现移位,进而避免抽头两引脚触碰到一起引起变压器短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容易短路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变压器生产和售后故障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引出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引出线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引出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压器进行具体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压器主要包括第一绝缘件11、第二绝缘件21、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引出线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引出线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初级绕组具有第一火线引线121和第一零线引线122,其中,第一火线引线121和第一零线引线122并列固定在第一绝缘件11上,并且第一火线引线121和第一零线引线122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初级绕组的电气安全距离。次级绕组具有第二火线引线221和第二零线引线222,其中,第二火线引线221和第二零线引线222并列固定在第二绝缘件21上,并且第二火线引线221和第二零线引线222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次级绕组的电气安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6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换开关的内部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变压器冷却系统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