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线型自动播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25889.3 | 申请日: | 2013-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骏 |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 地址: | 23838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型 自动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耕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线型自动播种机。
背景技术
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播种机作业时,由行走轮带动排种轮旋转,种子自种子箱内的种子杯按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管,并经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覆土镇压装置将种子覆盖压实。现有技术中每个播种机单体可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整个作业过程,但是作业工序复杂,且设备部件众多、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拉线型自动播种机,使挖孔、播种和覆土一次完成,简化工序,提高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拉线型自动播种机,包括:
机架;
种子杯,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输种管,由管体和管底构成,所述管体上端与所述种子杯连通,所述管底一端通过销轴枢接在所述管体底部对应的边缘;
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底远离销轴的一端,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到操作手柄上。
优选地,所述拉线的另一端通过杯体内部或外部连接到操作手柄上。
优选地,所述输种管为梯形结构或柱形结构。
本发明中,输种管为可开合管体,种子自种子杯排入输种管,先将输种管插入土壤中,然后将输种管拔出土壤,拔出过程中管底部在重力作用下绕销轴打开,种子滑入土壤中,周围土壤会覆盖该孔;当输种管完全拔出土壤时,使用拉线将管底部关闭,继续排入种子进行循环播种。由于挖孔、播种和覆土一次完成,因此,简化了播种工序,提高了播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拉线型自动播种机播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拉线型自动播种机播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种子杯;4,拉线;5,活动销;31,管体;32,管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线型自动播种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种子杯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盛放待播种的种子;输种管,由管体31和管底32构成,管体上端与所述种子杯1连通,用于加注待播种种子;管底32一端通过销轴5枢接在管体31底部对应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管底32另一端垂下,使管体31处于无底状态;拉线4,拉线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底远离销轴5的一端,拉线4的另一端(通过杯体内部或外部)连接到操作手柄上。其中,输种管可以为梯形结构,也可以为柱体结构。
作业时,种子自种子杯2排入输种管,将输种管插入土壤中,然后将输种管拔出,在拔出过程中管底32在重力作用下绕销轴5打开,种子滑入土壤中,周围土壤会覆盖该孔;当输种管完全拔出土壤时,使用拉线4将管底32关闭,继续排入种子进行循环播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骏,未经孙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甜荞麦面条配方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图像传感器白平衡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