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25739.2 | 申请日: | 2013-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成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013 | 分类号: | H02G15/013;H01R13/6581;H01R13/52;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1424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金属 电缆 防水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接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
背景技术
在许多电器设备与电缆连接部分需要有防尘、防水装置,目前比较先进的方式是在该连接部位采有电缆防水接头,用于将电气设备的内部与外部隔绝起来,以保证该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该种产品采用的结构主要是在黄铜外壳的内部有用橡胶和尼龙材料制成的密封体,其缺点密封能力不够,电缆与密封体的接触不紧,防尘、防水效果受到影响,不适合在对密封性要求严格的电器上使用;另外目前的电缆防水接头不具备防电磁功能,电缆内部的控制信号容易受外界信号干扰,影响电缆传送信号。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既能防水又能防电磁的电缆接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该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既能有效防水又能有效防电磁,适用于多种环境。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包括:
一金属接头主体;
连接在所述金属接头主体后部的螺母;
设置在所述金属接头主体前部内腔的夹紧爪,所述夹紧爪内配置有一外径与夹紧爪内径相适应的夹紧圈;
连接在所述金属接头主体前部且用于压紧所述夹紧爪的迫紧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头主体内还设置有一导电圈,所述导电圈的外壁与所述金属接头主体内壁电连接,所述导电圈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与电缆铠装层电连接的导电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导电片周向均布设置在所述导电圈的内壁,且若干导电片呈锥形面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迫紧头的内壁前部为锥形部,所述锥形部压紧所述夹紧爪的前端以调节夹紧爪的张口大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螺母的外侧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沿金属接头主体前部轴向凸出的凸出勾边。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螺母与所述金属接头主体之间还设置有一O型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接头主体上还设置有一接地金属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接头主体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母和所述迫紧头均与所述金属接头主体通过螺纹连接。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导电圈实现电缆铠装层与金属接头主体电连接,将电缆铠装层上的干扰信号通过金属接头主体有效的传递到控制柜或设备母体上,有效防止电磁干扰;且通过迫紧头调节夹紧爪的张口大小,从而使夹紧圈夹紧电缆达到防水效果,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电缆大小调节夹紧爪的张口大小,以达到最佳的夹紧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防电磁金属电缆防水接头包括金属接头主体100、螺母300、迫紧头200、夹紧爪400、夹紧圈500、导电圈600和O型圈700,螺母300、金属接头主体100、导电圈600和迫紧头200均采用黄铜镀镍制成,达到防爆要求,夹紧爪400采用PA66制成,O型圈700和夹紧圈500采用耐老化硅橡胶制成,不仅防水效果好,且适用于多种环境。
金属接头主体100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101、102,螺母300通过螺纹与金属接头主体100的后部连接,两者之间还垫有O型圈7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材料
- 下一篇:高流动性聚酰胺基无卤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