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芽孢杆菌、培养基及其处理选矿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5605.0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宇;刘文彦;陈勃伟;宋永胜;温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02F3/1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芽孢 杆菌 培养基 及其 处理 选矿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培养方法以及其在处理选矿废水的应用。
背景技术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我国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工艺重金属排放量占重金属排放总量的41.6%。多金属矿山选矿废水排放量约占有色金属选矿废水30%。以铅锌硫化矿为例,处理每吨矿石需耗水4-10m3。常规的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过程中,首先添加硫酸锌抑制闪锌矿,再加入乙硫氮等捕收剂优先浮选方铅矿。选铅尾矿分别添加硫酸铜和黄药等药剂活化捕收闪锌矿。由于优先浮选两阶段药剂制度不同,选锌废水中含有乙硫氮、黄药和二号油等残余药剂,若不加处理直接回用,会严重影响选矿指标,而外排则对环境污染影响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高效的芽孢杆菌菌种,该菌株的名称为Bacillussp.,该菌种可高效的降解铅锌硫化矿浮选药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富集、分离、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该菌处理选矿废水的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种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为:2013年1月10日,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7115。
一种用于富集、分离培养如上所述芽孢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其配方为:0.25重量份酵母粉、0.5重量份蛋白胨、0.25重量份NaCl、0.01重量份乙硫氮、0.01重量份黄药、0.01重量份二号油和1000重量份蒸馏水,pH为7.0。
一种用于富集、分离培养如上所述芽孢杆菌的固体培养基,其配方为:0.25重量份酵母粉、0.5重量份蛋白胨、0.25重量份NaCl、0.01重量份乙硫氮、0.01重量份黄药、0.01重量份二号油、1000重量份蒸馏水和30重量份结冷胶,pH为7.0。
如上所述芽孢杆菌的富集、分离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芽孢杆菌菌种接种入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培养基中,在25-35℃的培养温度下,摇床培养2~5天。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芽孢杆菌菌种为含有菌浓度为OD600=0.6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其与空白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9。
如上所述芽孢杆菌处理选矿废水的方法,其包括,将所述芽孢杆菌的菌种,接种至臭氧氧化-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内,接种量为每立方米体积3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菌种浓度为108~109cfu/ml,随后采用生物膜接触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臭氧氧化-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臭氧曝气量为50~300ml/min,处理时间为0.5~1小时。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臭氧氧化-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填料为活性炭。
本发明使用的酵母粉可以是市售的各种酵母粉。
本发明使用的蛋白胨可以是市售的各种蛋白胨,例如动物性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微生物蛋白胨等,优选胰蛋白胨。
本发明使用的结冷胶可以是市售的各种结冷胶。
本发明使用的黄药可以是市售的各种黄药,例如乙基黄药、丁基黄药、异丙基黄药、异丁基黄药、戊基黄药、己基黄药等,优选丁基黄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可高效降解浮选废水中的选矿药剂,一方面可实现浮选废水的处理回用,另一方面可大幅度减缓浮选废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菌种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菌种在不同生长温度下的培养结果。
图3本发明菌种对三种选矿药剂的降解情况。
图4接种本发明菌种的500m3/d臭氧填料生物膜工艺对实际选矿废水处理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芽孢杆菌于2013年1月10日进行保藏,菌种名称为Bacillus sp.,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7115,经检测结果为存活。
实施例1本发明芽孢杆菌Bacillus sp.的获取及鉴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