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间传输文件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5468.0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6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杨;沈向辉;张帅;赵胤;吴鸿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久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传输 文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间传输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手机以其通讯,娱乐,信息获取等强大的功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随着手机功能的日趋强大,具有蓝牙,WIFI功能的手机日益普及,用户可用通过蓝牙,WIFI等近场通讯技术在手机之间建立通讯,传递文件。特别是传递大容量文件方面,WIFI通讯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但现有的近场通讯技术,用户要将一个文件传递给另一用户,操作复杂,需要打开蓝牙或WIFI开关,搜索设备,确认设备是否是要发送文件的手机,设备之间对码,接受方确认等。这给一般的入门级智能手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近场通讯环境中,当前已有部分业务软件具备传递文件的功能,但在使用过程中还不够简洁,例如需要运行该软件,给自己起名字,创建分享圈,邀请对方加入,寻找要发送的文件加载等,在发送文件前需要做一些互动准备工作,特别对初次使用者会造成不少的困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间传输文件的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移动终端间通过近场通讯传输文件时需要建立共享圈,邀请对方加入等繁琐的程序,增强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终端间传输文件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将二维码发送至第二终端,所述二维码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认证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收到所述二维码,并对所述二维码解码后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认证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解码后的认证信息对第一终端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打开所述第二终端的近场无线通讯端口。
较佳地,
所述第一终端将二维码发送至第二终端之前,还包括:
第一终端检测到用户发起近场无线通讯的操作后,打开所述第一终端的近场无线通讯接口。
较佳地,
所述第二终端打开第二终端的近场无线通讯端口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出建立无线通讯的响应;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建立无线通讯的响应后,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文件。
较佳地,
所述二维码中的认证信息包括发送方用户的电话号码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解码后的认证信息对第一终端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打开所述第二终端的近场无线通讯端口,具体包括:
第二终端根据所述解码得到发送用户的电话号码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在通讯录内查询是否有与所述电话号码信息相匹配的联系人,若有,则打开所述第二终端的近场无线通讯端口。
较佳地,
第一终端通过短信将二维码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收到所述二维码,并对所述二维码解码后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认证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的短信后,检测短信中是否携带所述二维码,若是,则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码,并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认证信息。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本终端的认证信息生成二维码;
二维码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的二维码发送至目标端。
较佳地,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发起近场无线通讯的操作;
接口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发起近场无线通讯的操作后,打开近场无线通讯接口。
较佳地,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文件传输模块,用于在收到所述目标端发送的建立无线通讯的响应后,向所述目标端传输文件。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二维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中包含发送端的认证信息;
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二维码接收模块接收的二维码进行解码,并得到发送端的认证信息;
认证模块,用于对根据所述解码后的认证信息对发送端进行认证;
接口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认证模块通过对发送端的认证后,打开近场无线通讯接口。
较佳地,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口控制模块打开近场无线通讯接口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建立无线通讯的响应。
一种移动终端间传输文件的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将二维码发送至第二终端,所述二维码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认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久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久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