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度的翻转卡盘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5314.1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肖利;孙朝海;李忠洪;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30 | 分类号: | B23B31/30;B23Q16/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度 翻转 卡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分度的翻转卡盘,属于一种机床夹具。
背景技术
在加工多通接头时,每一路接头都要按要求进行加工,需要多次装夹,加工效率低,在2011年2月6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910144355.7的专利,发明名称为一种液压自动分度卡盘,该卡盘能够实现90°的分度,其分度运动是在90°的范围内的正反运动,只能实现两个工位的加工,无法实现多通接头的完全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度的翻转卡盘,该可分度的翻转卡盘可以实现多通接头在一台机床上的连续加工,每次翻转90°,从而保证了定位精度和加工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分度的翻转卡盘,在分度卡盘体的回转中心设有容纳工件的槽腔,在槽腔的两侧分别设有运动压紧活塞和非运动压紧活塞,在运动压紧活塞的外圆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内侧与分度卡盘体形成的腔体与夹紧油路Ⅰ相通,密封圈外侧与分度卡盘体形成的腔体与夹紧油路Ⅱ相通;在非运动压紧活塞的外端部连接有截面为矩形的回转轴,同时回转轴的中心连接限位块,在分度卡盘体上水平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的轴线与分度卡盘体的轴线平行;在驱动杆外圆周的一半为楔形面,另一半为平面,楔形面与平面的过渡面与楔形面垂直,在平面的中心线处设有沟槽,回转轴位于沟槽,同时限位块的外表面位于平面上;驱动杆的两端与分度卡盘体分别设有密闭的腔体,密闭腔体分别与分度液压管路相通。
所述分度卡盘体上还设有个空腔,在该空腔内设有平衡块,平衡块的中心轴与运动压紧活塞的中心轴平行,平衡块的两端所形成的密闭空间与平衡油路相通,在平衡块外侧空腔还与夹紧油路Ⅱ设有相通;在与平衡块外侧空腔相通的平衡油路上设有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与夹紧油路Ⅰ相通。
该可分度的翻转卡盘采用了夹紧油路带动压紧活塞的运动使工件夹紧,再利用分度液压管路、驱动杆和回转轴的结构,使待加工零件实现90度翻转的过程,从而实现零件不拆卸的前提下实现连续的90°翻转,故提高了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夹紧油路Ⅱ中设置平衡块和平衡油路,保证了压紧活塞在旋转离心的状态下,仍对工件进行夹紧,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分度的翻转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回转轴与驱动杆相对运动步骤一示意图。
图3为回转轴与驱动杆相对运动步骤二示意图。
图4为回转轴与驱动杆相对运动步骤三示意图。
图5为回转轴与驱动杆相对运动步骤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分度的翻转卡盘,在分度卡盘体1的回转中心设有容纳工件的槽腔10,在槽腔10的两侧分别设有运动压紧活塞4和非运动压紧活塞5,在运动压紧活塞4的外圆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内侧与分度卡盘体1形成的腔体与夹紧油路Ⅰ11相通,密封圈外侧与分度卡盘体1形成的腔体与夹紧油路Ⅱ12相通;在非运动压紧活塞5的外端部连接有截面为矩形的回转轴2,同时回转轴2的中心连接限位块6,在分度卡盘体1上水平设置有驱动杆3,驱动杆3的轴线与分度卡盘体1的轴线平行;在驱动杆3外圆周的一半为楔形面31,另一半为平面32,楔形面与平面的过渡面36与楔形面31垂直,在平面的中心线处设有沟槽35,回转轴2位于沟槽35,同时限位块6的外表面位于平面32上;驱动杆3的两端与分度卡盘体1分别设有密闭的腔体,密闭腔体分别与分度液压管路18相通。
所述分度卡盘体1上还设有个空腔,在该空腔内设有平衡块19,平衡块19的中心轴与运动压紧活塞4的中心轴平行,平衡块19的两端所形成的密闭空间与平衡油路13相通,在平衡块19外侧空腔还与夹紧油路Ⅱ12设有相通;在与平衡块19外侧空腔相通的平衡油路13上设有液控单向阀14,液控单向阀14的控制口与夹紧油路Ⅰ11相通。
该可分度的翻转卡盘的动作过程为:
1)将待加工零件放入至分度卡盘体1的槽腔10中,开启夹紧油路Ⅱ12,则压紧活塞4向上运动,并将待加工零件夹紧;
2)当加工完后,需要进行翻转90°;
2.1)如图2所示,启动分度液压管路18,将驱动杆3的平面32端向回转轴2推动;
2.2)如图3所示,驱动杆3的楔形面31脱落回转轴2的矩形表面,同时限位块6的矩形角端与过渡面36接触,当驱动杆3继续前行,限位块6带动驱动杆3在沟槽35内转动,如图4所示;
2.3)当限位块的矩形面完全与平面32贴合时,驱动杆3反方向运动,首先限位块6脱离平面32,然后回转轴的端面与楔形面31接触,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