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25069.4 | 申请日: | 2013-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9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小宅孝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启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申请要求2012年10月17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229552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公开内容以参考的方式全文在此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例如适于传输差分信号或差动信号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公知的微分传输系统适于传输在形成一对的两个信号线中包括具有相反相位的信号的差分信号或差动信号对。由于微分传输系统具有可以实现高数据传输率的特性,它近来已经被投入到多种领域中的实践使用。在JP-A-2010-287560(以下被称为“专利文件1”)中公开一种可以用于此目的的连接器的一个示例。
将结合显示连接器的端子阵列1的图6描述专利文件1的连接器。图示的端子阵列1包括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端子,它们以规则的间隔布置成一排。这些端子被分成多个接地端子2和多对信号端子3。每对信号端子3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接地端子2之间。根据此构造,由于每个接地端子2设置在相邻对信号端子3之间,可以期望减少多对信号端子3之间的串扰。
然而,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相同形状的多个端子以规则的间隔布置成一排。因此,如果将端子的阵列节距变窄以使得连接器小型化将会出现问题。即,如果将端子的阵列节距变窄,那么端子之间的电容增加而使得阻抗减少,因而导致传输特性的劣化。因此,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不适合应用作为其中端子阵列的节距窄到约0.4mm的C类微型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在保持其理想的传输特性的同时被小型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下述连接器。
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彼此相邻地设置的形状相同的一对接触件和与所述一对接触件相邻设置的相邻接触件,其中所述一对接触件和所述相邻接触件在它们的一端具有接触部分并且在它们的另一端具有连接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以规则的间隔彼此平行地布置,所述连接部分以规则的间隔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其中所述相邻接触件在接触部分和连接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处具有变形部分,以便部分地远离所述一对接触件。
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彼此相邻地设置的形状相同的一对接触件和与所述一对接触件相邻设置的相邻接触件,其中所述一对接触件和所述相邻接触件在它们的一端具有接触部分并且在它们的另一端具有连接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以规则的间隔彼此平行地布置,所述连接部分以规则的间隔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其中所述一对接触件中的每一个在接触部分和连接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处具有变形部分,所述变形部分以便部分地远离所述相邻接触件。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连接器配置成使得一对接触件和相邻接触件彼此部分地远离,因此,可以在保持连接器的理想传输特性的同时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装配在图1的连接器中的接触件阵列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显示图2的接触件阵列的一种修改例的透视图;
图4是显示图2的接触件阵列的另一种修改例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装配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接触件阵列的透视图;和
图6是显示装配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的端子阵列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器10。
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10是可以安装到电路板(未显示)的C类小型HDMI连接器。连接器10包括绝缘外壳11、布置成一排并且附接至外壳11的多个导电接触件12、以及覆盖外壳11的金属板形式的壳体13。连接器10的一个端侧用作适于被装配到作为连接搭档的匹配连接器(未显示)的连接器装配部分14,而另一个端侧用作适于被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板安装部分15。
图2显示组装到连接器10中的接触件12的阵列。接触件12包括彼此相邻地设置的形状相同的多对接触件S和具有相同形状且设置成与每一对接触件S相邻并设置在每一对接触件S的两侧的多个相邻接触件G。具体地,多个相邻接触件G和多对接触件S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交替布置。多个相邻接触件G设置在接触件阵列的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