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4607.8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华;杨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绿标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式曝气 移动 生物膜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复合式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背景技术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少、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单、不会堵塞等优点,虽然其内部填料价格昂贵,但是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足以补偿。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因其以上优点,深受污水处理工作者青睐,但也因以下问题限制了其大量的应用。第一、其内部悬浮填料与水密度近似,会出现经常性悬浮填料上浮;第二、能耗较大、充氧能力差且氧气利用率不高;第三、传统工艺会造成部分填料沉积池底或者存在死角,使得池内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复合式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防止悬浮填料上浮、堆积,减少填料浪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复合式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包括顶端一侧开设有检修孔的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反应器主体内腔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反应器主体内设置有循环导流板,所述循环导流板一侧靠近反应器主体内部底端处设置有穿孔管曝气系统,穿孔管曝气系统上方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反应器主体内顶部设置有防止悬浮填料浮于反应器内液面之上的反冲洗系统。
所述的反冲洗系统为穿孔管布水。
所述的反应器主体内部靠近出水管一侧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防沉积隔网。
所述的穿孔管曝气系统设置于反应器主体内部靠近进水管的一侧。
所述的反应器主体的检修孔处设有盖板。
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于反应器主体侧壁的两侧,且进水管高于微孔曝气系统及出水管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复合式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传统移动生物膜反应器的基础上,对曝气系统进行改善、升级,并且增加反冲洗系统。曝气系统在单独曝气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为复合曝气系统即穿孔管曝气系统和微孔曝气系统。穿孔管曝气系统主要功能为增强悬浮填料流化状态,微孔曝气系统主要功能为充氧,提供生化系统所需的溶解氧,两个系统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穿孔管布水反冲洗系统主要作用是防止悬浮填料上浮、堆积,减少填料浪费。
本发明同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耗降低、效率增加
复合式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曝气系统为复合曝气系统,即穿孔管曝气系统和微孔曝气系统,相同条件下复合曝气系统较之单独曝气系统而言效率更高,氧气利用率更好,即对于同样的水质水量,复合曝气系统较单独曝气系统更加节省能耗。
(2)反应器内部空间利用率增加
由于复合式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为复合曝气系统,在保证生化系统需要的溶氧量前提下,通过调节两曝气系统用气量的比例,可以通过穿孔曝气系统加强悬浮填料的流化状态,避免填料沉积,实现反应器内部空间的高利用率。
(3)简单的反冲洗系统解决填料上浮
发明中设计简单的穿孔管布水反冲洗系统,可以高效的解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悬浮填料“爬壁”上浮问题。
(4)运行管理方便、改造便捷
设计管路简单,便于在原有系统上进行改造、升级,运行管理方便,只需通过相应阀门,即可实现充氧与搅动功能的相互转换。
(5)出水水质稳定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实现该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不足,可以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式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检修孔;2为进水管;3为穿孔管曝气系统;4为微孔曝气系统;5为反冲洗系统;6为悬浮填料;7为循环导流板;8为防沉积隔网;9为出水管;10为反应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绿标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绿标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4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