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预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24568.1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3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崔鸿雁;孙晓川;蔡云龙;柴源;刘韵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2 | 分类号: | G06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预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数据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数据;
将所述输入数据输入到回声状态网络中,其中,所述回声状态网络中的动态池神经元依次相连接形成环状拓扑,且动态池第一神经元向动态池第二神经元传递数据,所述动态池第二神经元向所述动态池第一神经元反馈数据,所述动态池第一神经元与所述动态池第二神经元相邻;
通过所述回声状态网络获取预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声状态网络包括输入层、所述动态池和输出层,所述输入层包括输入单元,所述动态池包括动态池神经元,所述输出层包括输出单元;
在所述输入层和所述动态池之间建立第一连接权值矩阵,在所述动态池神经元之间建立第二连接权值矩阵,在所述动态池与所述输出层之间建立第三连接权值矩阵;
所述第一连接权值矩阵的子对角线Wi,i+1=r,Wi+1,i=r,右上角元素W1,N=r,左下角元素WN,1=r,其中,W表示所述第一连接权值矩阵,r∈(0,1),i表示大于零的自然数,N表示所述第一连接权值矩阵的维数;
所述输入层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单元,所述输出层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单元;
所述输入层和所述输出层支持单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多输入单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的输入输出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输入数据输入到回声状态网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第一权值矩阵和所述第二权值矩阵的元素值,其中,所述第一权值矩阵和所述第二权值矩阵中的非零元素的绝对值相等;
通过随机方法或混沌映射logistic方法获取所述第一权值矩阵的元素值的符号;
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获取训练数据,包括根据所述输入数据的特点及预测的需求,构建所述训练数据的长度和预测步数,获取所述训练数据;
利用所述训练数据训练所述回声状态网络,所述利用所述训练数据训练所述回声状态网络,包括输入所述训练数据,所述回声状态网络按照以下公式更新所述动态池神经元状态:
x(n+1)=f(Winu(n+1)+Wx(n)),
其中,x(n)表示所述动态池神经元,Win表示所述第一连接权值矩阵,W表示所述第二连接权值矩阵,u(n)表示所述训练数据,f表示所述动态池神经元的激励函数,所述激励函数包括双正切函数、其他S型函数和恒等函数;
根据岭回归的方法,按照如下公式优化所述第三连接权值矩阵:
Wout=(XTX+λ2I)-1XTy,
其中,Wout表示所述第三连接权值矩阵,I表示恒等矩阵,λ表示惩罚因子,y表示期望输出值,X表示所述动态池神经元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训练数据训练所述回声状态网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动态池的规模、所述第二连接权值矩阵的谱半径、输入伸缩尺度和所述动态池的稀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回声状态网络获取预测数据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获取所述预测数据:
其中,x(n)表示所述输入数据,表示所述预测数据,Wout表示所述第三连接权值矩阵;
利用所述回声状态网络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多步预测。
6.一种视频流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输入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输入数据;
预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入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输入数据后,将所述输入数据输入到回声状态网络中,其中,所述回声状态网络中的动态池神经元依次相连接形成环状拓扑,且动态池第一神经元向动态池第二神经元传递数据,所述动态池第二神经元向所述动态池第一神经元反馈数据,所述动态池第一神经元与所述动态池第二神经元相邻;
通过所述回声状态网络获取预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45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