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肺癌的牛樟芝萃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24339.X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翁丰岳;陈惠玲;钱瑶珍;卢昭岑;钟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07 | 分类号: | A61K36/07;A61P35/00;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肺癌 牛樟芝 萃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樟芝萃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牛樟芝萃取物在治疗或预防肺癌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为台湾特有种菇菌类,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牛樟芝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抗发炎、抗氧化效果和保肝效果等多种功能。其中抗肺癌相关研究与专利多集中于直接使用牛樟芝子实体或菌丝体粉体或不同溶剂的抽取物或单一化合物在肺癌细胞上的毒杀效果(IC50),未有人使用管柱将牛樟芝乙醇萃取物再进行分级(fraction),并将得到的活性物级分应用于动物模型以证实该活性级分具有抗肺癌的效果。
肺癌是全世界盛行率与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手术切除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利用外科手术切除法往往会加速癌细胞的转移,进而造成癌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此外,据统计确诊时约70%~80%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对于已无手术机会的患者,放疗与化疗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放疗法虽然可以成功杀死癌细胞,但却会没有选择性地一并杀死正常细胞,通常会引起病人发炎性肺炎并导致严重肺损伤。鉴于传统癌症治疗法有副作用太大的缺点,有必要寻求新的替代疗法来改善副作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使用的牛樟芝子实体乙醇萃取物的活性级分(active fraction)DCB-AC301于动物模型证实除可有效抑制肺癌结节率与改善肺肿胀外,亦可明显改善化疗组体重下降现象。DCB-AC301对肺癌细胞(HCC827、H1975、A549及CL1-5)模型结果显示IC50明显优于同一HPLC化学分析极性区的已发表的单一化合物安卓奎诺尔(Antroquiononol)、去氢硫色多孔菌酸(Dehydrosulphurenic acid,马阶一号)、樟芝酸A(Antcin A)与樟芝酸B(Antcin B)等化合物。此外,本发明在LLC/C57B6动物模型中证实牛樟芝活性级分DCB-AC301抑肺癌结节率达80.8%,优于化疗药物(Gemzar)的78.1%及先前技术常使用的单纯牛樟芝子实体乙醇萃取物(AC-E)17.9%,改善疾病组肺重量60.6%,优于化疗药物组56.5%及先前技术常使用的单纯牛樟芝子实体乙醇萃取物8.7%。
除非本文另外界定,否则本发明所用的科学及技术术语应具有一般熟习此项技术者通常所理解的含义。该等术语的含义及范畴应为清晰的;然而,在任何潜在歧义的情况下,本文所提供的定义优于任何辞典或外在定义。
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如本揭示内容所用的以下术语应理解为具有以下含义。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大孔吸附树脂”或“大孔树脂”(彼此可互换使用)意指一种吸附树脂,由聚合单体和交联剂、致孔剂(porogen)、分散剂等添加剂经聚合反应制备而成。大孔吸附树脂在干燥状态下其内部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孔径较大,在约50nm至2000nm之间。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大孔吸附树脂管柱”意指主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或“大孔树脂”来进行层析的管柱,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未经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43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