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灌带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4027.9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1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薛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绿视野节能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7/10;B32B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方法涉及到一种滴灌带及生产方法,属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滴灌是一种最为节水的滴灌技术,滴灌带是主要的滴灌部件之一,通过其上的迷宫流道,可将压力水流变为小流量水滴或细流缓慢滴出或流出。但目前由于前期使用投入过高,限制了该技术在光带农村尤其是干旱缺水的贫困地区推广应用。目前常用的滴灌带迷宫流道成型方法包括真空吸塑法和贴片法:前者是首先挤出薄壁塑料管,将基础的薄壁管压扁,在冷却以前再通过成型轮将薄壁塑料管压合成迷宫流道形状,同时利用真空吸塑方法吸出迷宫流道;后者是在塑料管冷却前在管壁内贴上成型的迷宫流道贴片在热合,这两类生产的方法,要求成型设备精度很高。另外,上述一条设备生产线只能生产一根滴灌带,生产效率低。
方法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滴灌带及生产方法,以降低滴灌带的设备投资成本,解决滴灌带生产成本太高,农民买不起的问题。
所述滴灌带,由塑料薄膜中间夹心设置迷宫流道贴片热合制成,其特征在于:这种贴片式迷宫流道滴灌带是由一层塑料薄膜在水平牵引下连续热贴合多组设置有迷宫流道的贴片,再覆盖同步牵引的另一层塑料薄膜,经分隔热压构成有多组夹心贴片的多组输水通道,在线分切成为多条贴片式滴灌带。
优选地,所述滴灌带的生产方法包括:
A、预置设置有迷宫流道单元和进水孔的贴片;
B、所述的塑料薄膜和A步骤预置的贴片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卷轴上,在成品滴灌带卷轴牵引下同步旋转,其中塑料薄膜双侧对应贴片迷宫流道单元相应位置设置打孔器,预先打孔;
C、将B步骤打孔的塑料薄膜与贴片通过热压辊压合在一起继续前进;
D、将C步骤热合的塑料薄膜、贴片与另一层塑料薄膜重叠并经过热压辊在贴片处和封边处分隔热压合;
E、将D步骤的得到的热合滴灌带经过在线分切刀辊分切得到多组滴灌带成品。
优选地,所述的成品带卷轴外侧设置收卷辊,收卷辊通过链条与减速电机连接,减速电机与收卷辊之间设置摇臂和压紧弹簧使收卷辊紧贴成品带,在摩擦力作用下带动成品带卷轴传动。
优选地,所述热压辊和分切刀辊通过传动链条与减速电机连接同步旋转。
优选地,所述的热压辊为上下设置,热压辊的加热面间隔设置对滴灌带双面加热。
本发明由于采用在同一设备连续运行分隔热合贴片迷宫流道的技术方案,可直接将包装行业广为应用的吹塑薄膜作为滴灌带的基材,大幅度降低滴灌带的壁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可同时成型3至8条滴灌带,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滴灌带生产成本;同时有效避免由于迷宫流道拉伸生产的变性和强度下降问题。使加工设备更加简单,质量更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滴灌带的加工原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
1、 迷宫流道贴片卷轴;
2和22、塑料薄膜卷轴;
2、 迷宫流道贴片;
3、 4和5、塑料薄膜;
6、10、18和19、热压辊;
7、电加热片;
8、导向辊;
9、机架;
11、分切刀辊;
16、收卷辊;
17、成品卷轴;
20、打孔器;
21、出水孔;
23、分切线;
24、迷宫流道进水孔;
25、迷宫流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贴片迷宫流道滴灌带生产方法原理示意图,这种滴灌带使用吹塑薄膜与同等材料迷宫流道贴片分布热压合制成,迷宫流道贴片可预制成任一折线形状,贴片迷宫流道的设计和成型均属于成熟技术,在此无需赘述。
工作原理:本发明的滴灌带由上下两层塑料薄膜5、4和中间夹心设置的迷宫流道贴片3热压而成,迷宫流道贴片预制为等距离均布折线形迷宫流道单元25和进水孔24的成卷贴片3;在加工过程中,塑料薄膜5、4和贴片3分别缠绕在相应的卷轴2、1、22上,由成品卷轴17牵引转动。对应中间迷宫流道贴片的相应位置,在下层塑料薄膜4上打出出水孔21;热压分两次进行,首先由第一道热压辊6、19将迷宫流道贴片3和已打出出水孔21的下层塑料薄膜4热压在一起;然后继续钱紧与上层塑料薄膜5重叠,经过第二道热压辊10、18进行热压,所述的热压辊10、18进行热压,所述的热压辊上轴向间隔分布电加热片7,形成若干个输水通道。再经过分切刀辊11分切同时得到多条成品滴灌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绿视野节能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绿视野节能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4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用耐燃耐磨橡胶布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复合层状吸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