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无线视频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23860.1 | 申请日: | 2013-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毛媛媛;毛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振刚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6K17/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无线 视频 监控 人员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摄像机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无线视频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全国范围内的加强基础交通建设的大背景下,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发展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铁路线和公路线建设陆续开工,在这些地区发展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山区和丘陵等复杂的地理环境,开掘隧道是在上述地区铁路和公路建设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隧道建设方案作为最直接,也是采用最多的穿行方案,可以有效地发挥缩短行车里程,提高运营效益的功能,但是隧道造价高,运营管理相对复杂,所以各地对隧道的建设十分重视。目前的隧道管理系统往往只是对行政和技术文件的管理,而无法实时地获取施工信息,更不能对施工方信息和施工人员有一个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从而导致很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面、及时、准确的隧道无线视频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隧道无线视频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总指挥中心、隧道口监控室、无线网桥、网络服务器、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其中总指挥中心、隧道口监控室、无线网桥、网络服务器依次与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相连。
而且,所述的总指挥中心包括监控主机、LED显示屏、硬盘录像机、转发服务器。
而且,所述的隧道口监控室包括电脑主机、LED显示屏。
而且,所述的定位系统包括基站、读卡器、识别卡。
而且,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球机、安装支架。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具有高度的识别可靠性:100%的前端识别率,施工人员只要正确佩戴2.4G有源射频识别卡,就能被装在附近的读卡器读到,识别距离远(0-50米),在隧道里面可达到50M的稳定距离,在这个范围内的识别卡发出的信息都会被读到;极高的防冲突性:每个基站可最多同时识别50个施工人员的信息;高度的识别稳定性,真正达到无误码、无漏卡;快速的识别速度:最快可达到200公里/小时的识别速度,即对动态的识别卡也能认识到。
2、本发明具有安全型的防爆、防尘、防水性能,高抗干扰性,对隧道干扰源、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环境适应性强;内部电路高度集成化,器件故障率最小化,运行可靠;采用有源识别卡,无电磁污染,免维护,使用安全。
3、本发明可以接收隧道总指挥的各种控制命令(如控制风机的启、停、照明开关等),将控制命令和设备运行状态比较后,发出对下端执行设备的控制指令。
4、本发明在高速公路隧道群智能自动化系统中,采用隧道可编程序控制器与中央控制计算机的集成方案,对隧道机电设备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同时对洞内、外环境和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既满足高速公路隧道对洞内交通、照明和通风的控制要求,又达到对整个系统实现全面监控的协调和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隧道无线视频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如图1所示,由总指挥中心、隧道口监控室、无线网桥、网络服务器、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其中总指挥中心、隧道口监控室、无线网桥、网络服务器依次与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振刚,未经毛振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3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车辆底盘实现多作业模块快速换装的装置
- 下一篇:视频监测增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