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2574.3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启源;陈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徐丽昕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触控功能的触控装置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引用。一般而言,触控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其中,触控面板可内建于显示面板或外贴于显示面板上。目前,触控面板按照其感应方式的不同而大致上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及电容式触控面板等。
电阻式触控面板的接口电路主要是串口数据电路和USB数据接口电路,一般有四线和五线制等类型。电阻式触控面板的面板部分是一块多层复合膜,以四线式电阻式触控面板为例进行说明,四线式电阻式触控面板在表面保护涂层和基板之间覆盖有两层透明导电层,两层透明导电层分别对应X、Y轴,且两层透明导电层之间用细小的透明绝缘颗粒绝缘,当触摸时的压力使两层导电层导通,由于电阻值的变化而得到触摸动作的X、Y坐标。现有电阻式触控面板用户直接接触触控面板进行触摸,长久按压触控面板容易使得触控面板变形,从而产生接触点不准确的问题,影响触控屏的精准度。
光学式触控面板通常包括:透明基板、设置在透明基板上下表面的光敏元件,位于光面元件下方的反射基板,反射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光源。光学式触控面板感测原理为:当手指(或者是触控笔)触碰到透明基板的上表面时,光源发出的测量光线经过反射基板的反射投射到手指的尖端,测量光在手指尖端发生的反射,随后反射光投射到光敏元件上由光敏元件探测,最终根据探测到的反射光获知手指指尖触碰点的位置。然而,光学式触控面板容易受到外界光源的干扰,从而影响了光学式触控屏对触碰位置探测的精准度。
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较高的触摸灵敏度,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通过是由感测串列与配置在触控面板边缘的连接迹线(trace)在同一平面内直接相连。该连接迹线用于为感测串列提供电压信号。由于该连接迹线一般为不透明的,因此,该连接迹线所在的区域覆盖有油墨层以遮盖该连接迹线。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域内的感测串列与连接迹线之间电信号的相互干扰,该触控面板显示区域的边缘与距离该显示区域边缘最近的连接迹线之间预留一定的区域(通常宽度为0.1~0.5mm)。该预留的区域上覆盖有感测串列且覆盖有油墨层,以减小显示区域的感测串列与连接迹线之间电信号的相互干扰且使该触控面板显示区域的边缘具有较好的触摸灵敏度。该预留的区域和显示区域构成了该触控面板的触控区。该预留的区域和该连接迹线所在的区域均覆盖有油墨层,从而形成该触控面板的边框(border)区域。由于现有触控电极的感测串列与连接迹线在同一平面内直接相连,导致该预留的区域存在,从而使得现有触控装置的边框较宽。
发明内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边框较窄的触控装置。
一种触控装置,包括:
多个感测垫用于感测触控操作;
多条连接迹线与对应的感测垫电性连接,用于连接感测垫及驱动电路以为该感测垫提供电信号;
感测垫与该连接迹线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在该重叠处,感测垫与连接迹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设置若干通孔,该感测垫与相对应的连接迹线通过该通孔实现电连接。
一种触控装置,包括:透光的显示区域及位于该显示区域外侧的非透光的边框区域,该边框区域包括触控区及走线区,该触控区设置于该显示区与该走线区之间,多个感测垫分布于该显示区及该触控区用于感测触控操作,多条连接迹线位于该走线区,且该多条连接迹线与对应的感测垫电连接,用于连接感测垫及驱动电路以为该感测垫提供电信号,至少部分连接迹线的与感测垫电连接的端部延伸至该触控区且与感测垫层叠设置,层叠设置的感测垫与连接迹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设置若干通孔,位于触控区的感测垫通过该通孔实现该走线区中相对应的连接迹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位于边框区域内的触控区域中的感测垫与处于走线区域的连接迹线至少部分重叠,且在重叠部分的感测垫与连接迹线之间设置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上设置若干通孔,不同的感测垫通过相应通孔与相应连接迹线电连接。以达到使触控装置的边框更窄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的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触控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触控装置中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触控装置中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2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输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