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沟坡重力侵蚀现场试验的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2447.3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舟;郭文召;马亮;严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宝元;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力 侵蚀 现场 试验 观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研究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建立沟坡重力侵蚀过程现场试验的方法,是一套对野外沟坡崩滑过程降雨进行模拟和观测的试验系统,该装置可以现场测定沟坡在降雨过程中历次崩滑事件的重力侵蚀量、次降雨总的重力侵蚀量、雨后重力侵蚀量以及陡坡任意时刻的坡度和坡向等数据
背景技术
定量观测沟坡重力侵蚀过程,可以深入研究其发生机理,并为重力侵蚀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防灾减灾对策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然而,由于重力侵蚀的复杂性,重力侵蚀的现场定量观测一直在探索中,尚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最初的研究是间接地分析重力侵蚀现象与高含沙水流之间的关系(王兴奎,钱宁,胡维德.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J].水利学报,1982,(7):26-35)。目前主要用三种数据反映重力侵蚀的强度:一种数据是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遭受重力侵蚀的土方量,二是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发生重力侵蚀的面积,三是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发生重力侵蚀现象的次数(王德甫,赵学英,马浩禄,等.黄土重力侵蚀及其遥感调[J].中国水土保持,1993,(12):26-28)。研究中一般依据重力侵蚀发生后的几何形态反求重力侵蚀量,如Larsen等(Larsen MC&Torres-Sanchez AJ,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recent landslides in three montane tropical regions of Puerto Rico[J].Geomorphology,1998,24,309-331)、Haflidason等(Haflidason H,Lien R,Sejrup HP,et al.The dating and morphometry of the Storrega Slide[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5,22:187-194)的研究。李裕厚等(李裕厚,康学林,岳新发.罗玉沟流域重力侵蚀特征研究初报∥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水土流失原型观测及规律研究[C],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32-37)采用逐沟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Yamada等(Yamada S.The role of soil creep and slope failure in the landscape evolution of a head water basin:field measurements in a zero order basin of northern Japan[J].Geomorphology,1999,28:329-344)、Iverson等(Iverson R.M.,et al.Acute sensitivity of landslide rates to initial soil porosity[J],Science,2000,290:513-516)在现场布设测针,量测或预测了重力侵蚀的过程。由于在重力侵蚀的过程中,下落的土壤中一部分已被水流冲走,或者从上游输入的部分土壤沉积在崩落体中,即“崩落体”中包含部分水力侵蚀量。可以看出,上述事后观测的方法无法将重力侵蚀过程中的水力输移量分离出来,更无法表述重力侵蚀的发生过程。
近年来,遥感、示踪元素法等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已经运用到重力侵蚀观测中。然而,由于任何一种遥感影像都有一定的比例尺,实际上能不能看得清、能不能解译制图都有一定条件(郭长宝,张永双.陕北砂黄土高边坡可靠度分析及边坡优化设计[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4):5-10);而且,遥感技术毕竟不能深入到地质体的内部,它得到的只是表层的信息,因此,遥感技术无法完全取代现场的勘察、试验工作,而只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吴圣林.崩塌—推覆滑移地质体成因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2009)。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重力地貌过程是一个非连续过程,因而其作用强度就成了和频率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定点观测带来了困难(张春山,张业成,张立海.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4,10(1):27-32)。天然降雨条件下的现场监测试验的观测周期较长,且受现场条件限制,难以观测到重力侵蚀的发生过程,不利于探索其微观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2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浆料脱泡机构
- 下一篇:一种离心式无隔网料珠分离介质搅拌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