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布鲁氏杆菌新型疫苗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20555.7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6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黄实;李金岭;何萍;陈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拜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10 | 分类号: | A61K39/10;C12N1/20;A61P3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鲁氏 杆菌 新型 疫苗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鲁氏杆菌新型疫苗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基因工程生物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也称布氏杆菌,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世界范围流行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类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特点是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急性期症状多在3 - 6月内消退。布氏杆菌共分为牛、羊、猪、沙林鼠、绵羊和犬布氏杆菌六种。在中国发现的主要为前三种。
布氏杆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的杆菌。布氏杆菌对热敏感,70℃10分钟即可死亡;光直射1小时死亡;在腐败病料中迅速失去活力;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杀死。潜伏期短者两周,长者可达半年。母牛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流产多发生于怀孕5-7个月,产出死胎或软弱胎儿。母牛流产后常伴有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阴道内继续排出红褐色恶臭液体,可持续2-3周,患病公牛常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人也可感染该病,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该病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中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布氏杆菌病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由于布氏杆菌胞内寄生的特点,只有利福平等少数的几种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但这些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大,不能长期服用,因此一旦发病并转为慢性则无法根治,并能反复发作。因此,接种疫苗是预防布氏杆菌病的最有效的手段。
对布鲁氏菌疫苗的研究已经很多年。其研发策略经历了逐渐改进和完善的过程,根据不同时期研究策略侧重点不同,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疫苗(活苗,死苗):在布鲁氏菌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牛用S19,猪用S2,羊用M5,仍然是防治布鲁氏菌病的重要疫苗。在传统疫苗中,活苗的免疫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对接种的动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人也会引起感染,且易发生返祖现象。死苗虽然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但其免疫效果不好,用量大,遗传稳定性差。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重组DNA技术为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布鲁氏菌基因工程疫苗也开始发展。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基因工程疫苗克服了传统疫苗的易返祖,影响接种动物等不足,且其安全问题比较容易控制和处理,因此,基因工程疫苗将在防治布鲁氏病中做出重大的贡献。
第三阶段: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疫苗的研究也开始改变过去从表型分析人手的思维方式,而是从全基因水平来筛选具有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候选抗原。这种以基因组为基础的疫苗发展策略,称为反疫苗学。2002年以来,羊种、牛种、猪种布鲁氏菌基因组测序相继完成,为反疫苗学研发打下了基础。布鲁氏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将成为当今疫苗研究的一个热点。
现有的畜用减毒活疫苗有S19、S2、M5和RB5l等,死疫苗有牛种布鲁氏菌45/20,羊种布鲁氏菌H38等,人用活疫苗主要有19-B和104M等。但无论是何种疫苗,动物接种疫苗后, 由于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动物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相似,很难鉴别是人工免疫还是自然感染,给动物的检疫、运输、宰杀带来了困难。
现有的布氏杆菌活疫苗的生产规程方法如下:
一级菌种制备:冻干菌种开封后,用蛋白胨水溶解,划线移植于胰蛋白眎琼脂平板或其他适宜培养基上,在36~37℃培养2~3日。选取合格菌落10个以上,移植于胰蛋白胨琼脂斜面培养基,36~37℃培养48~72小时,作为一级种子。在2~8℃保存,使用期应不超过1个月。
二级菌种制备:取一级菌种接种于胰蛋白眎琼脂扁平或其他适宜培养基,置36~37℃培养48~72小时,肉眼检查纯净后,每个扁平加蛋白胨水适量,将菌苔洗下,接种于1万~ 2万ml的适宜液体培养基,置36~37℃培养48~72小时,进行纯粹检验后置2~8℃保存,使用期应不超过30天。
菌液培养:按培养基量加入适量的消泡剂,灭菌后按培养基量的1% ~ 2%接种二级菌种,在36~37℃逐渐增大通气量,培养36小时,培养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加入50%的葡萄糖溶液,每次加入量为培养基总量的1%~2 %。
按现有的规程进行布氏杆菌活疫苗(A19株)生产所培养得到菌液的活菌数为800~ 1000亿/ml,需要对该菌液进行浓缩处理,存在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拜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拜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0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用湿巾
- 下一篇:治疗硬皮病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