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象鼻式收线机上的主轴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0188.0 | 申请日: | 2013-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顾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平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28 | 分类号: | B21C47/28;B21C47/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象鼻 收线 主轴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轴装配结构,尤其是一种象鼻式收线机上的主轴装配结构,属于金属拉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象鼻式收线机是适用于直线式拉丝机、滑轮式拉丝机相配套的收线机构,将直进式拉丝机成品后的出线经进线导轮、中空主轴、主轴导轮、旋转盘、再经旋转盘上的导轮组、校直器再绕到卷筒上。象鼻式收线机整机启动开车后调正钢丝均匀的由卷筒到象鼻式下线臂落到落线架上为止,正常工作后直到落线架满线时可不必停机。
现有技术中,卷筒和旋转盘都是装配在主轴上的。为了起到冷却作用,现有的卷筒一般都采用外筒和内胆的结构,将卷筒装配在主轴上时采用的方式一般为:在内胆中设与内胆同心的轴承圈,轴承内装配连接主轴的轴承,轴承圈的端部需要固定在端盖上。这种结构需要在卷筒的内部再安装轴承圈,加大了加工、装配的复杂度,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使用时也更容易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象鼻式收线机上的主轴装配结构,使得装配结合更简洁,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故障发生频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象鼻式收线机上的主轴装配结构,包括主轴,主轴的中心设有允许钢丝线通过的中孔,在主轴上安装主轴轴套,主轴轴套的一端与主轴之间设置调心轴承,主轴轴套的另一端与主轴之间设置滚柱轴承和第一深沟球轴承,在主轴轴套的两端分别设置前轴承盖和后轴承盖;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伸出前轴承盖和后轴承盖,在主轴位于前轴承盖一端的轴伸端上通过平键固定回转板,在回转板与前轴承盖之间设置主轴导轮,主轴导轮固定在回转板上,并且主轴导轮部分嵌入主轴的中孔中;特征是:在所述回转板的外侧安装卷筒内胆,卷筒内胆的内表面的两端分别装配第二深沟球轴承,与主轴连接。
在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与回转板之间设置第一止动垫圈和第一圆螺母,在卷筒内胆两端的第二深沟球轴承之间设置轴承挡圈。
在所述卷筒内胆的外侧端部通过第一螺钉安装卷筒轴承盖,在卷筒轴承盖上设置旋转接头。
在所述前轴承盖上设置铜管和卡套接头,铜管与主轴轴套上的注油通道连通。
所述前轴承盖通过第三螺钉与主轴轴套固定连接,在前轴承盖与主轴之间设置骨架油封。
所述后轴承盖通过第二螺钉与主轴轴套固定连接,在后轴承盖与主轴之间设置钢圈,在钢圈外侧的主轴上设置第二圆螺母和第二止动垫圈。
在所述调心轴承和第一深沟球轴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挡油圈,在两个挡油圈之间设置轴承隔套。
本发明所述的主轴装配结构更加紧凑,尤其是简化了卷筒内胆的结构,取消了在卷筒内胆内再设置轴承圈的形式,直接在卷筒内胆上配置轴承用以连接主轴,结构更加简便,便于加工、装配以及检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象鼻式收线机上的主轴装配结构包括主轴1、滚柱轴承2、第一深沟球轴承3、挡油圈4、轴承隔套5、调心轴承6、钢圈7、后轴承盖8、回转板9、卷筒内胆10、第二深沟球轴承11、第一止动垫圈12、第一圆螺母13、轴承挡圈14、卷筒轴承盖15、第一螺钉16、主轴导轮17、第二螺钉18、第三螺钉19、骨架油封20、第二圆螺母21、第二止动垫圈22、主轴轴套23、旋转接头24、平键25、前轴承盖26、卡套接头27、铜管28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主轴1,主轴1的中心设有允许钢丝线通过的中孔,在主轴1上安装主轴轴套23,主轴轴套23的一端与主轴1之间设置调心轴承6,主轴轴套23的另一端与主轴1之间设置滚柱轴承2和第一深沟球轴承3,在主轴轴套23的两端分别设置前轴承盖26和后轴承盖8;所述前轴承盖26通过第三螺钉19与主轴轴套23固定连接,在前轴承盖26与主轴1之间设置骨架油封20;所述后轴承盖8通过第二螺钉18与主轴轴套23固定连接,在后轴承盖8与主轴1之间设置钢圈7,在钢圈7外侧的主轴1上设置第二圆螺母21和第二止动垫圈22;在所述调心轴承6和第一深沟球轴承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挡油圈4,在两个挡油圈4之间设置轴承隔套5;
所述主轴1的两端分别伸出前轴承盖23和后轴承盖8,在主轴1位于前轴承盖23一端的轴伸端上通过平键25固定回转板9,在回转板9与前轴承盖23之间设置主轴导轮17,主轴导轮17固定在回转板9上,并且主轴导轮17部分嵌入主轴1的中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平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平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0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炬烙画装置及其绘画方法
- 下一篇:青稞胚芽米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