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上转发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8171.1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凌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中鑫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转发 技术 生物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上转发光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磷光分析法是荧光分析法的姊妹技术,相对于荧光,它又有其很多独特的优越性:(1)有大的Stokes位移,磷光的波长比荧光的波长长,和激发光谱离得较远,不会和激发光谱重叠,不仅可减少或消除试样(特别是生物试样)本底荧光和入射激发光的干扰,自吸收现象也有减轻;(2)由于T1→S0自旋禁阻,磷光的寿命比荧光长,磷光的寿命约为10-3-10s,易于实现时间分辨测定;(3)选择性更好。但到目前,磷光免疫分析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受到磷光发光材料的限制,尤其是水溶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的磷光发光材料的缺乏,故未开发一种既适合于免疫分析,又能显示磷光检测优势的磷光技术。
金属卟琳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大环化合物,如血红素、叶绿素、VB12等,它们在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以及很多基本生物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卟琳分子由四个吡咯环通过次甲基连结,形成一四配位卟琳核。卟琳环非常稳定,可与直径为3.7埃的金属发生配位;它与过渡态金属形成的络合物尤其稳定,比如,Zn-四苯基卟琳(ZnTPP),其稳定常数为1029。大部分金属都与卟琳形成1:1的络合物,只有Na,K,Li络合物的配合比为2:1,两个金属原子分别位于卟琳环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卟琳的电子吸收光谱主要有Soret带(又称B带)和Q带。Soret带位于400-450nm之间,摩尔吸光系数高(2-5×105mol-1·L·cm-1)。而金属卟琳的Soret带吸收较弱,当环侧有亲电子基团时,Soret带将向长波方向移动。卟琳的Q带一般在450-650nm之间,有四个相关峰;当吡咯环氮上的氢被金属离子取代形成金属卟琳后,四个相关峰减弱或消失。卟琳和金属卟琳由于具有18电子大π离域结构,所以,以其B带或Q带作为激发波长,均在600-700nm间(或更长的波长范围)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发射;一般情况下,金属卟琳的荧光强度要弱于卟琳。室温下,卟琳本身不发磷光,当与某些金属形成络合物并与有序介质(如表面活性剂、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共存时才在近红外区发射磷光;但只有极少数的金属卟琳发磷光,最常见的为钯卟琳和铂卟琳。钯/铂卟琳具有极强的磷光,其特点是长寿命(ms),长波长(600-1000nm)。最常见的有水溶性meso-四(4-磺酸苯基)卟琳(H2TSPP4-)和meso-四(4-N-三甲氨基苯基)卟琳(H2TMAP4+)的钯/铂络合物,以及非水溶性的八乙基卟琳(OLP)和四苯基一四苯并卟琳(Ph4TBP)的钯/铂络合物等。600-1000nm的近红外区是研究生物物质发光探针和光化学传感器的一个极为有用的区域。所以,具有特殊磷光特性的钯/铂卟琳便成为生物分析方面非常有效的探针分子,结合一些简单的检测仪器便可提供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在外界激发下,铂卟琳在650nm发出强磷光,持续时间100微秒(吸收波范围390-410nm),钯卟琳在670nm发出强磷光持续时间500微秒(吸收波范围400-420nm)。这些卟琳粒子也有很大的Stokes位移(均为280nm)。与其它发光材料相比较,铂/钯卟琳的优势在于极微的光漂白,使用便宜的强光源,如发光二极管就能有效激发。此外,生物样本和硝酸纤维素膜的背景荧光在390-420nm激发比在以铕离子为代表的时间分辨荧光的激发光波长365nm时都低。尽管390-420nm光透过硝酸纤维素膜也不尽理想,但优于365nm光,更适合于透射式测量。铂卟琳还可共价标记抗体,为检测各种样本提供了一个灵敏的快速检测技术。
目前,免疫层析技术中所使用的标记物通常是酶、胶体金以及各种彩色微球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应用于免疫层析技术中有相同的特点:物理吸附方式标记和通过颜色判断检测结果。其中物理吸附方式标记(即疏水性和静电吸附原理)的特点使得其容易形成非特异性干扰,需要在生产工艺配方中添加非特异性干扰消除层析试纸条,如吐温-20等表面活性剂等,但使用这类层析试纸条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基于这类标记物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另外通过颜色判读结果在使用时必然受观察者主观影响大,尤其是弱阳性结果,目前只能做出定性判断,而无法实现精确的定量判定。这些缺点大大限制了免疫层析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中鑫,未经凌中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8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布镜
- 下一篇:基于TRIZ的多功能激光干涉测量装置设计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