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高比例铁精矿烧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17934.0 | 申请日: | 2013-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甘敏;范晓慧;陈许玲;姜涛;李光辉;袁礼顺;季志云;余志元;周阳;王剑;黄晓贤;黄柱成;郭宇峰;杨永斌;张元波;李骞;白国华;许斌;黄云松;曾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比例 精矿 烧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精矿烧结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化高比例铁精矿烧结的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巨大的钢铁产量消耗了巨额的铁矿石资源。当前,我国优质铁矿资源日益短缺,主要依赖于从国外进口。但进口铁矿石价格高、运输成本高,不利于我国钢铁企业降本增效。因此,提高我国自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是增强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世界铁矿资源大国,铁矿资源保有储量占世界的10%左右,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铁矿资源品位低,氧化矿、多金属伴生矿多,难选矿多,绝大数铁矿石需经复杂磨选工艺处理,因而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采选技术的进步,我国加快了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磁铁矿资源,由于细筛再磨多段选矿和磁滑轮等新技术的诞生,使得品位20%左右的磁铁矿资源也普遍得到开发利用。而对于赤铁矿资源,经过多年的选矿攻关,选矿工艺和技术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赤铁矿选矿指标大大改善。目前,我国现有资源总量的80%可转化为基础储量,一些难采难选矿如安徽霍丘、新疆磁海、云南大红山、内蒙古黄岗、马钢高村、涞源独山城铁矿、山西袁家村铁矿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我国低品位铁矿选矿后,得到的主产品是细粒铁精矿(一般粒度为-0.5mm以下)。我国综合精矿品位达到63%以上,其中磁铁矿精矿品位多年一直保持在66%以上,最高达到68.3%,除多金属共、伴生矿外,其它类型的铁精矿品位均达到66%左右,各类杂质含量也有大幅度下降。国产铁精矿含铁品位与进口铁矿石已经基本没有差距,因此,充分利用好细粒铁精矿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烧结是我国铁矿造块的主要方法,高炉炼铁的含铁炉料中75%以上为烧结矿。虽然球团更适合于处理细粒铁精矿,但由于烧结的加工成本更低,加上当前我国球团生产不能完全消化所有铁精矿,不少钢铁企业必须采用烧结工艺大规模利用细粒铁精矿,例如太钢、鞍钢、包钢、攀钢等烧结厂的铁精矿应用比例都在50%以上。但细粒铁精矿高比例应用于烧结,由于精矿粒度细,烧结料层透气性变差,烧结生产效率降低;且由于细粒精矿增多,细粒铁矿中熔剂的分布率降低,单位细粒铁矿与熔剂接触的几率减小,使得烧结过程物料间反应的难度增大,不利于液相和铁酸钙的生成,而精矿烧结需要生成更多的液相才能固结成强度好的烧结矿,因此当精矿比例太高时,烧结矿强度降低。
对于铁精矿烧结,为了改善铁精矿烧结原料透气性,通常采用添加粘结剂、添加生石灰、分割制粒及返矿预润湿等手段以强化精矿制粒。日本NKK开发了将细精矿预先成球的烧结新工艺(HPS),并在日本福山550m2烧结机上进行生产,后来经我国钢铁研究总院改造,开发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小球烧结工艺。但上述技术主要从制粒的角度进行强化,未能起到同时强化细粒精矿成矿的作用,因而烧结矿的强度得不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高比例铁精矿烧结的产量、质量指标的强化高比例铁精矿烧结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强化高比例铁精矿烧结的方法,将烧结原料分为两部分物料进行制粒,第一部分物料是从烧结原料中分出部分铁精矿、生石灰和焦粉进行第一段制粒,然后与第二部分物料一起再进行第二段制粒,第二部分物料包括部分铁精矿、生石灰、焦粉以及粉矿、石灰石、白云石和返矿。
所述的铁精矿占铁矿石总质量的50~100%。
所述的铁精矿在两部分物料中的分配原则是使第二部分物料中-0.5mm粒级的铁精矿含量占物料重量的40~50%。
所述的生石灰在两部分物料中的分配原则是使第二部分物料中生石灰、石灰石、白云石、-0.5mm粒级铁矿石组成的原料Ca/Fe摩尔比值为0.3~0.4。
所述的焦粉在两部分物料中的分配原则是使第一部分物料中焦粉的含量为第二部分物料中焦粉含量的1/3~1/2。
所述的第一段制粒的方法是将分出的第一部分物料的铁精矿、生石灰和焦粉在圆筒混合机中制粒4~6min,控制水分使其长大成1~8mm的小球;或在圆盘造球机中制备成粒度为3~5mm的小球。
所述的第二段制粒的方法是将第一段制粒得到的小球与第二部分物料一起混合,在圆筒混合机中制粒3~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7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