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7803.2 | 申请日: | 2013-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瀛;王爽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宝瀛 |
主分类号: | C08F251/02 | 分类号: | C08F251/02;C08F220/56;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甲基纤维素 接枝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某些重金属通过饮水和食物链的作用,对人体产生广泛和严重的危害,因此,亟待针对其治理加强科研工作。由于纤维素具有自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可再生等优势,因此对其性能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已成为高吸水性树脂发展的重要方面。鉴于大部分吸水树脂都含有大量的官能团,如羧酸基,酰胺基等。因此,吸水树脂对重金属离子、染料分子的吸附、交换、螯合已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的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方法如下:取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和单体丙烯酰胺加入盛有蒸馏水的反应器内,通氮搅拌30~50min,升温至预定反应温度,加入一定量的0.1 mol/L硝酸铈铵溶液,至预定反应时间。产物用丙酮沉淀、洗涤,在50~80℃干燥至恒量,得产物;取三口烧瓶,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接枝聚合物,分散均匀;加热,反应一段时间,用乙醇沉淀,洗涤,真空干燥,制得阴离子吸水树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及进一步的碱性水解,制备了含羧酸基的阴离子性吸水树脂。
2、此类阴离子树脂对铜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脱除率高达95%以上。
3、通过SEM,XPS,XRD表征了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形态,表明重金属离子在树脂上聚集存在,但为非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方法如下:取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和单体丙烯酰胺加入盛有蒸馏水的反应器内,通氮搅拌30~50min,升温至预定反应温度,加入一定量的0.1 mol/L硝酸铈铵溶液,至预定反应时间。产物用丙酮沉淀、洗涤,在50~80℃干燥至恒量,得产物;取三口烧瓶,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接枝聚合物,分散均匀;加热,反应一段时间,用乙醇沉淀,洗涤,真空干燥,制得阴离子吸水树脂。
实施例1:取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和单体丙烯酰胺加入盛有蒸馏水的反应器内,通氮搅拌50min,升温至预定反应温度,加入一定量的0.1 mol/L硝酸铈铵溶液,至预定反应时间。产物用丙酮沉淀、洗涤,在50℃干燥至恒量,得产物;取三口烧瓶,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接枝聚合物,分散均匀;加热,反应一段时间,用乙醇沉淀,洗涤,真空干燥,制得阴离子吸水树脂。
实施例2:取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和单体丙烯酰胺加入盛有蒸馏水的反应器内,通氮搅拌30min,升温至预定反应温度,加入一定量的0.1 mol/L硝酸铈铵溶液,至预定反应时间。产物用丙酮沉淀、洗涤,在80℃干燥至恒量,得产物;取三口烧瓶,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接枝聚合物,分散均匀;加热,反应一段时间,用乙醇沉淀,洗涤,真空干燥,制得阴离子吸水树脂。
实施例3:取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和单体丙烯酰胺加入盛有蒸馏水的反应器内,通氮搅拌40min,升温至预定反应温度,加入一定量的0.1 mol/L硝酸铈铵溶液,至预定反应时间。产物用丙酮沉淀、洗涤,在75℃干燥至恒量,得产物;取三口烧瓶,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接枝聚合物,分散均匀;加热,反应一段时间,用乙醇沉淀,洗涤,真空干燥,制得阴离子吸水树脂。
实施例4:取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和单体丙烯酰胺加入盛有蒸馏水的反应器内,通氮搅拌35min,升温至预定反应温度,加入一定量的0.1 mol/L硝酸铈铵溶液,至预定反应时间。产物用丙酮沉淀、洗涤,在66℃干燥至恒量,得产物;取三口烧瓶,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接枝聚合物,分散均匀;加热,反应一段时间,用乙醇沉淀,洗涤,真空干燥,制得阴离子吸水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宝瀛,未经赵宝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7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