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担载型铁酸锌基脱硫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6230.1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芳;赵丽凤;孙振丽;田文栋;肖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82 | 分类号: | B01D53/82;B01D53/5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担载型铁酸锌基 脱硫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担载型铁酸锌基脱硫剂,其活性组分为摩尔比为1:2的Fe2+和Zn2+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含有与Zn2+的摩尔比为0.05-0.1的助剂Cu2+;
活性组分和助剂担载在陶粒载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载型铁酸锌基脱硫剂,其中,活性组分与陶粒载体的质量比为1.0-2.0:4.0。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担载型铁酸锌基脱硫剂的方法,其步骤为:
1)硝酸铁和硝酸锌按照Fe2+和Zn2+摩尔比为1:2进行溶解,同时按照Cu2+:Zn2+的摩尔比为0.05-0.1:1加入Cu(NO3)2;
2)于60-80℃将氨水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进行沉淀反应;
3)沉淀物于100-120℃干燥后于400-600℃焙烧;
4)焙烧后研磨成粉末状的活性组分;
5)将步骤4得到的活性组分浸渍在水溶液中,然后将陶粒载体浸渍于该水溶液中,磁力搅拌,经100-120℃干燥后于400-600℃煅烧,得到担载型铁酸锌基脱硫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溶解是在蒸馏水中溶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粉末状的活性组分粒径为0.12-0.18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5中活性组分与陶粒载体的质量比为1.0-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2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