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通信终端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6182.6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0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蒋屹新;郭晓斌;董旭柱;李鹏;许爱东;蒙家晓;袁小凯;关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通信 终端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配电网通信终端检测系统,其包括一子站、至少两个配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终端内包括一检测单元、一数据处理单元和一馈线监控单元,所述子站包括一逻辑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馈线监控单元,其在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时,自动检测故障点及进行自愈,并对该故障发生时刻的电流信息进行采样,采样时选取两个检测点,每间隔时间T01分别采样一次,记录电流i01和i02,采样N次,并将采样信息和故障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其在第一配电终端出现故障时,对故障点处的通信线路上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其中,采集电流信息时,每次取连续的N1个周期,采样M1次,在每一周期内取一瞬时值i;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其将所述检测单元采集的运行参数信息进行计算,并从邻近的配电终端内获取基准信号信息,所述邻近配电终端根据该故障发生时刻,获取当前时刻电流、电压和功率信号,按照当前时刻与故障发生时刻的时间间隔t将信号波形向前平移,得到基准信号电流I3,以及基准电压信号和基准功率信号,计算运行参数信息的一阈值范围,并将计算所得的运行信息与阈值范围信息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传输至所述逻辑处理单元内,其中,对采集的电流信号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i表示任意周期内的一瞬时值,Im0k表示在N1个周期内的电流平均幅值,Im表示计算所得电流幅值,N1表示每次取样周期,M1表示取样次数,w表示信号传输频率;
所述逻辑处理单元,其对各配电终端的故障信息进行判定后,对所述子站发送的故障出现时刻至自愈时刻的信号进行采集、修正处理后,重新向通信网络中发送,其对采集的信号按下述公式进行修正,
im=ρ×i0
其中,im表示修正后的采样点的瞬时电流值,ρ表示修正系数,i0表示采样点的瞬时电流值;
修正系数ρ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ρ表示修正系数,i01和i02表示出现故障时,所述馈线监控单元的馈线上两个点的瞬时电流采样值,N表示采样次数,k表示采样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通信终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处理单元,其包括一数据存储模块、一采样模块、一信号处理模块和一修正电路,其中,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内存储有所述子站内发送的数据信息,并能够对故障出现时刻后的信息进行提取;
所述采样模块,其对所述故障出现时刻至自愈时刻的时间间隔t内的信号进行采样;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其按照预设的参数对该信号进行修正发送至所述修正电路;
所述修正电路,其生成修正后的信号波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网通信终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获取电流、电压和功率采样信息后,按照下述公式对功率值进行计算,
式中,Pm表示计算所得功率值,Im0k表示在N1个周期内的电流平均幅值,Um0k表示在N1个周期内的电压平均幅值,M1表示取样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通信终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配电终端采样得到基准信号电流I3,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电流幅值的阈值范围I1~I2,
式中,α和β为修正系数,其大小由系统传输总功率和基波信号功率的差值确定,γ0为基准失真度,其大小由系统传输性能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通信终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监控单元其包括一FTU、一第一断路器2和第二断路器,所述FTU对应的环网柜的第一、二进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所述FTU分别闭合第一、二断路器判断环网柜为出线故障还是进线故障并自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师范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1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