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RFID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电梯维保监管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5902.7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卢浩;唐超伟;张宇;赵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太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rfid 全球 定位 技术 电梯 监管 系统 方法 | ||
1.结合RFID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电梯维保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维保监管系统包括电梯电子标签(1)、无线电(2)、RFID读写器(3)、移动通信网(4)、监管平台(5)、监管电脑(6),所述的RFID读写器(3)由中央处理器(7)、定位模块(8)、移动通信模块(9)和RFID电子标签模块(10)组成,所述RFID读写器(3)分别连接无线电(2)和移动通信网(4),所述无线电(2)还连接电梯电子标签(1),所述移动通信网(4)还连接监管平台(5),所述电梯电子标签(1)连接监管平台(5),所述监管平台(5)连接监管电脑(6),所述中央处理器(7)分别连接到定位模块(8)、移动通信模块(9)和RFID电子标签模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RFID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电梯维保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模块(8)具有GPS、GLONASS、GALILEO、北斗中的一种或多种定位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RFID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电梯维保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通信模块(9)具有GPRS、CDMA1x、EVDO、WCDMA、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传输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RFID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电梯维保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梯电子标签(1)具有唯一的不可改变的自身编码。
5.一种结合RFID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电梯维保监管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由RFID设备从监管平台(5)下载该电梯的相关信息,并通过软件写入到电梯电子标签(1)中,电梯电子标签(1)经过处理后,放置到电梯现场的不同作业位上;
2)维保人员前往电梯现场维护作业的时候,用RFID读写器(3)扫描作业位上的电梯电子标签(1),并将信息和自动获取的全球定位信息关联后一并发送到监管平台(5);
3)监管平台(5)将上传的定位信息与数据库中预存的电梯位置信息进行比对,匹配成功则维保人员能够更新电梯相关信息,否则认为信息有误,由此可防止维保人员误操作电梯电子标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59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出库计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睁眼模板的创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