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拔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5213.6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卫;张春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9/00 | 分类号: | B60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用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拔轮装置,属于轨道机车工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道机车车辆的轮对拆卸一般采用油压退轮、加热法退轮或机械拉拔退轮;机械拉拔退轮是利用机械力克服车轮与车轴之间过盈配合的摩擦力,使车轮、车轴分离。由于机械法退轮可以避免油压退轮可能对车轮轴孔造成的永久塑性变形问题,也可以避免加热法退轮可能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材料的组织性能受影响的问题,所以现有技术中都采用适当的拔轮装置来进行轮对拆卸。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拔轮装置剖面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拔轮孔的车轮结构图,现有的拔轮装置包括拉杆2、卡块3和垫块4;带有拔轮孔6的车轮1与车轴5之间为过盈配合,拉杆2的一端穿过拔轮孔6,在车轮1腹板内侧面上通过卡块3将拉杆2的一端固定好,卡块3与车轮1套有保证受力均匀的垫块4;在车轴5固定的情况下,拉杆2的另一端上施加向外侧的力F,从而克服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拉拔退轮的目的。现有技术的拔轮装置,必须在车轮腹板上设置拔轮孔,否则无法对车轮进行拉拔退轮;而设置了拔轮孔的车轮,其强度也会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拔轮孔拔轮引起车轮应力过高和变形、无拔轮孔的车轮无法拉拔退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特提供一种拔轮装置,用于拔出安装于车轴上的车轮,包括:前夹持板、用于压紧所述车轮内侧的后夹持板、拉杆和至少一个U形夹;所述U形夹分别连接平行设置的所述前夹持板和所述后夹持板,形成一个用于容置所述车轮的空腔;所述前夹持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用于牵引所述前夹持板的所述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车轴在轴向平行。
如上所述的拔轮装置,其中,所述拔轮装置还包括用于和所述车轮紧密接触的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车轮内侧与所述后夹持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拔轮装置,其中,所述垫板包括U形垫片、接触块和挂钩;所述U形垫片的开口套设在所述车轴上;所述接触块固定于所述U形垫片上并朝向所述车轮一侧;所述U形垫片上设置有用于挂在所述车轮边沿上的所述挂钩。
如上所述的拔轮装置,其中,所述拉杆包括拉柱和U形挡块;所述拉柱在穿过所述前夹持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嵌合有所述U形挡块;所述U形挡块设置于所述前夹持板与所述车轮之间,并抵靠于所述前夹持板之上。
如上所述的拔轮装置,其中,所述前夹持板还包括至少两块前夹板组合件和至少一块前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将至少两块所述前夹板组合件连接为一体;或/和,所述后夹持板还包括至少两块后夹板组合件和至少一块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将至少两块所述后夹板组合件连接为一体。
如上所述的拔轮装置,其中,所述前夹板组合件、所述后夹板组合件、所述U形夹和所述拉杆至少为两个,且均相对于所述车轴中心对称分布。
如上所述的拔轮装置,其中,所述前夹持板和所述后夹持板之中,至少有一个在远离所述车轮的侧面上设置有加强板。
如上所述的拔轮装置,其中,所述前夹持板和所述后夹持板之中,至少有一个的上部设置有吊环。
如上所述的拔轮装置,其中,所述前夹持板和所述后夹持板之中,至少有一个的下部设置有底座。
本发明的拔轮装置由于通过U形夹将将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抱合在车轮的两侧,向外拉动拉杆时,拉力可经拉杆、前夹持板、U形夹和后夹持板均匀作用于车轮内侧面上,从而克服车轮与车轴间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使车轮和车轴分离。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拔轮孔的车轮无法推卸的问题,而且操作安全,不会损伤车轮,并且避免了车轮应力集中和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拔轮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拔轮孔的车轮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拔轮装置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拔轮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拔轮装置的垫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拔轮装置的拉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拔轮装置的前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拔轮装置的后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步骤(1)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步骤(2)示意图;
图9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步骤(3)示意图;
图9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步骤(4)示意图;
图9E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步骤(5)示意图;
图9F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步骤(6)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5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翻斗机
- 下一篇:斗轮机折返尾车新型活动导料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