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4561.1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维明 |
主分类号: | B22D7/00 | 分类号: | B22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打 不锈 钢刀 坯近终 制造 工艺 | ||
1.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原料,原料包括废旧不锈钢料和常规铁、钢原料;
b.将原料送入电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200oC~1500 oC;
c.将所得熔融状态下的液体注入到模具中成型,模具的温度为1000 oC~1500 oC,制成近终刀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用的电炉为中频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模具为石蜡模或硬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原料的下料量为50~5000Kg。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模为采用钨金或钛金制造的硬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熔融状态下的液体的成分及重量份数如下:C:0.10-2.2;Si:0.12-3.5;Mn:4-16;P:0.10-0.28;S:0.007-0.34;Cr:15-28;Mo:1.1-3.7;Cu:0.25-4.0;Co:0.8-7;Ti:0.08-1.0,余量为铁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还包括采用光谱化学分析仪对电炉中的成分进行炉前分析的步骤,检测时间为10S-15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化学分析仪分析的元素及重量份数比如下:C:0.10-2.2;Si:0.12-3.5;Mn:4-16;P:0.10-0.28;S:0.007-0.34;Cr:15-28;Mo:1.1-3.7;Cu:0.25-4.0;Co:0.8-7;Ti:0.08-1.0,余量为铁元素的检测。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锻打不锈钢刀坯近终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坯为菜刀刀坯或斩骨刀刀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维明,未经黄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45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