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4130.5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赵晓刚;胡召堂;李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4;C02F1/40;C02F1/24;C02F1/5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46005 安徽省安庆市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柴油 生产过程 产生 废水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然而,在发展生物柴油加工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严重了。生产中排放的有机废水,污染江河水体,破坏水源。彻底解决生物柴油废水的污染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生物柴油废水中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它是生物质利用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生物柴油是含氧量极高的复杂有机成分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几乎包括所有种类的含氧有机物。生物柴油为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分子量大,废水属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废水可生化性较差,是一种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根据该废水的水质特性,采用常规生化处理方法难以使出水稳定达到排放标准,而单纯采用物理、化学或物化方法也不切实际,废水生化性差,但废水成分能生化,因此,本发明采用预处理、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污泥处理工艺。使系统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并回用。达到废水的封闭循环和“零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含盐废水经过三效蒸发器蒸发浓缩后,冷却水通过换热器降温后进入缓冲水池,循环水污水直接进入缓冲水池,含油废水经过隔油调节池混合隔离表面浮油,废水提升至涡凹气浮机,经曝气机产生的气泡带至表面形成浮渣,然后自流至溶气气浮机,通过溶气释放器产生微小气泡,将剩余悬浮物及油类带至池面同涡凹气浮及浮渣一起排入油泥池,溶气气浮机清水排入缓冲水池,同含盐废水及循环水污水充分混合均匀;
(2)厌氧生化处理:缓冲水池废水经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通过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去除30%COD;
(3)好氧生化处理: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好氧微生物去除有机物,在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下去除氨氮;
(4)深度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出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BAF,曝气生物滤池BAF出水进入砂滤池,经砂滤池过滤除去废水中SS,经管式消毒装置进行消毒,然后排水至清水回用水池;
(5)污泥处理:隔油调节池、涡凹气浮机、溶气气浮机污泥及浮渣排至油泥池,二沉池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油泥池与污泥浓缩池均送入卧螺式离心机进行脱水,脱水后干泥外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三效蒸发是多效蒸发的一种,就是前效产生的蒸汽经过提压后输送到第2个蒸汽罐中,做为第2个蒸发系统的热源,产生的蒸汽在输送到第3个蒸发器中做为热源,依次类推。节能效果显著,比单效蒸发器节约蒸发量70%。
2、本发明不需要水、气、固三相分离器,降低了造价和便于维护。。
3、本发明工艺仅产生很少的难厌氧降解的生物活性污泥,故实现污水、污泥一次性处理,不需要经常加热的中温消化池。
4、本发明不需要专门培养菌种,挂膜方便,可以间歇运行。
5、本发明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对排水不均匀的企业,更具有实际意义。
6、本发明深度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与砂滤池的处理方式,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表1为一种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产生废水水质分析表
一种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五个部分。
1、预处理:含盐废水从车间通过泵送至三效蒸发器,泵与三效蒸发器实行联动控制,高盐废水经三效蒸发浓缩后,冷凝水进入板式换热器,通过与清水回用水池来水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进入缓冲水池。
循环水污水由于具有周期性、间歇排放,瞬时流量较大,直接进入缓冲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4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玻璃鱼竿布纱用浸润剂
- 下一篇:抗剪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