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黄菌漆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14078.3 申请日: 2013-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3451160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蔡宇杰;杨玉春;丁彦蕊;金大勇;朱建航;廖祥儒;张大兵;李枝玲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9/02 分类号: C12N9/02;C12N15/53;C02F3/00;C12P13/04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竹黄 菌漆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竹黄菌漆酶,特别是一种竹黄菌漆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漆酶的酶学性质以及该漆酶的应用,属于工业微生物领域。

背景技术

 漆酶(EC 1.10.3.2)是一种含铜离子的多酚氧化酶,属于铜蓝氧化酶蛋白家族。漆酶的分布非常广,在植物,细菌和一些昆虫中都有发现,尤其在高级真菌里分布最多。在真菌中,漆酶的主要生产者有半知菌、担子菌、云芝菌、毛壳菌、侧耳菌、木霉菌等。

漆酶是一种多铜酶,可以催化氧化一系列底物,例如邻位和对位二元酚、多酚、二元胺、芳香胺、酚醛、苯硫酚、酚酸和其他的衍生物等,利用一电子氧化机制把分子氧还原成水。如果存在合适的氧化还原介质,漆酶可以氧化的底物范围还会有很大的增加。由于广泛的底物特异性,漆酶可以用于药物分析,酒的澄清,纸浆漂白、合成染料脱色、污水的生物治理、生物传感器以及化学合成,还有报道指出漆酶还可以抑制HIV-1病毒的逆转录酶。同时漆酶的催化特性也得到了很多领域的关注,主要涉及生物燃料电池的氧阴极、免疫标签以及生物催化的有机合成等方面。漆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与工业相关的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 Henn.)又名天竹花、竹三七、赤团子等,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隶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肉座菌科,竹黄属。特异寄生于某些竹子的嫩枝上,其子实体称为竹黄。竹黄是一种民间药材,常用其泡酒,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虚寒胃痛、气管炎和小儿惊风等症。前期我们发明了“一种竹黄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ZL 201010501212.X)”,本发明进一步阐明了该漆酶的性质及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竹黄菌漆酶,进一步阐明了该漆酶的性质及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竹黄菌漆酶,其相关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竹黄菌漆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该竹黄菌漆酶的分子量按MALDI/TOF-MS所确定的为70.78 kDa。

其反应温度为20-65℃相对酶活大于50%,反应温度为50℃时相对酶活接近100%,及温度稳定性为40-50℃。

其反应pH及pH稳定性:以DMP、愈创木酚、丁香醛连氮或ABTS为底物其反应pH值分别为4-5、5.5、6或3-4;以DMP为底物时,将漆酶分别置于pH值为3-9的缓冲液中处理96小时测定剩余酶活,pH值在6-7时酶活比较稳定,pH值低于5或高于8时剩余酶活不足起始的50%。

金属离子对其作用:金属离子Fe2+,Ag+及Fe3+对其作用10分钟后,酶活损失较大,剩余酶活分别为0%,8.13%及67.50%。

酶抑制剂对其作用:酶抑制剂SDS及NaN3对其作用10分钟的剩余酶活分别为10.22%及7.86%,其它抑制剂NaF、DTT、L-cys、EDTA及EGTA相对来说对其抑制作用较弱。

所述的竹黄菌漆酶的应用,在工业染料脱色方面的应用,对蒽醌类色素200mg/L的AB129,具有很强的脱色能力,反应2小时,脱色率达到66.60%;而处理偶氮类色素20mg/L的AR1及50mg/L的RB5时需要小分子介体HOBT终浓度2μM的加入,2小时脱色率分别为26.50%及26.55%。

所述的竹黄菌漆酶的应用,在氨基酸转化方面的应用,催化邻苯二酚与赖氨酸相结合,形成新的赖氨酸衍生物。

1、生产菌株

本发明生产漆酶的菌株为竹黄菌株Shiraia sp. SUPER-H168,保藏号为CCTCC M 207104,已在ZL 200710132510.4中公开。

2、漆酶纯化

根据专利ZL 201010501212.X的方法发酵得到发酵液离心得到粗酶液,粗酶液进一步利用阳离子柱进行层析,纯化倍数为2.12,酶的回收率为24.16%,去除了大部分的杂质。阳离子交换层析后收集到的酶液利用分子筛凝胶层析纯化倍数为2.14,酶的回收率为12.98%,得到了纯漆酶。

3、漆酶分子量

将步骤2得到的纯漆酶通过MALDI/TOF-MS技术测得其分子量为70.78 kDa。

4、漆酶的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4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