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型材的防蚀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3632.6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开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10 | 分类号: | B05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4 安徽省滁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的防蚀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的合金的总称,其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其以比重小、易加工,机械强度大等特点多年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幕墙等产品上。铝是具有银白色光泽的比较活泼的轻金属,其耐蚀性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纯度越高耐蚀性越好:主要是因为纯铝在空气之中与氧发生作用,在铝表面生产一层很薄的致密自然氧化膜,比其它金属氧化膜生成的快而且厚的多,进而阻止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水分的进一步腐蚀,起到了保护作用;铝合金的机械强度高,但耐蚀性低:纯铝的耐蚀性虽好,但机械强度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铝的应用。
为此,人们在铝中加入适量的镁、铜、锌等其他金属,制成各种类型的铝合金,使铝的机械强度大大提高,应用范围大大扩大,但耐蚀性比纯铝差,因而就有可能因氧化而受腐蚀,这就需要对铝合金型材的表面进行防蚀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型材表面与喷漆层的结合更加牢固,涂层更加细致紧密,能大大提高型材表面的防蚀性能,使型材的使用寿命更长的铝合金型材的防蚀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防蚀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型材放入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6~10分钟,水的PH值为8~10;
步骤二:将经过清洗的型材置入装有硫酸铬溶液的容器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6~10分钟,溶液浓度为40~60g/L;
步骤三: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型材再次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6~10分钟,水的PH值为8~10;
步骤四:将型材从水中取出后晾干;
步骤五:将晾干的型材放入烘干容器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40~50min;
步骤六:在经过烘干的型材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喷漆的涂层厚度为1.2~2mm;
步骤七:将经过喷漆处理的型材进行自然风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经过本发明处理的型材,其型材表面与喷漆层的结合更加牢固,涂层更加细致紧密,能大大提高型材表面的防蚀性能,使型材的使用寿命更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防蚀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型材放入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6分钟,水的PH值为8;
步骤二:将经过清洗的型材置入装有硫酸铬溶液的容器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6分钟,溶液浓度为40g/L;
步骤三: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型材再次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6分钟,水的PH值为8;
步骤四:将型材从水中取出后晾干;
步骤五:将晾干的型材放入烘干容器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烘干时间为4min;
步骤六:在经过烘干的型材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喷漆的涂层厚度为1.2mm;
步骤七:将经过喷漆处理的型材进行自然风干。
实施例二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防蚀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型材放入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8分钟,水的PH值为9;
步骤二:将经过清洗的型材置入装有硫酸铬溶液的容器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8分钟,溶液浓度为50g/L;
步骤三: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型材再次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8分钟,水的PH值为9;
步骤四:将型材从水中取出后晾干;
步骤五:将晾干的型材放入烘干容器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45min;
步骤六:在经过烘干的型材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喷漆的涂层厚度为1.5mm;
步骤七:将经过喷漆处理的型材进行自然风干。
实施例三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防蚀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型材放入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10分钟,水的PH值为10;
步骤二:将经过清洗的型材置入装有硫酸铬溶液的容器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10分钟,溶液浓度为6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3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