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3107.4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夏歌骏;李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歌骏 |
主分类号: | A23K1/04 | 分类号: | A23K1/04;A23P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化 血粉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膨化血粉,是由“膨化”加工方法来生产的一种高效的饲料蛋白源。目前,国内主要可利用来进行加工的血粉,以纯净的猪血粉为主。
畜禽血液中含有多种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各种酶类、维生素、激素、矿物质、糖类和脂类。畜禽血液中营养物质不仅种类齐全,而且有些营养物质的含量很丰富,甚至超过进口鱼粉,超过所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由此可见,血粉潜在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血粒所含水分不断吸收能量而汽化,并向血分子内部强行渗透、切割,在达到均化段之前,血粉从固态逐渐变成粘流态。粘流态的血蛋白分子在均化段中继续其蛋白质变性过程,并不断被连续挤出,当遇到骤然降温时,挤入蛋白质分子内部的水分子急速膨胀、汽化,并“炸”开包围它的物质,完成最后变性过程,同时使产品形成具有无数微孔的疏松物质—膨化血条,膨化血条再经自然冷却和粉碎后即成为膨化血粉。膨化血粉为深红褐色、带晶状闪光的多微孔粉末,具有烤香味,其品质优于其它任何方法加工的血粉。
现有的血粉膨化工艺主要包括的步骤为:新鲜血液→脱水干燥→粉碎→膨化→粉碎→定量分包、封包,生产出的膨化血粉的品质一般是通过粗蛋白含量和可消化率来体现,在膨化过程中,膨化温度以及膨化机的螺杆转速均是根据工人随意设置,膨化机的螺杆转速的高低实质上直接影响膨化压力,当膨化温度和膨化压力设置不当时,将直接影响到膨化血粉的品质。 所以,确定一个合适的工艺参数,对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显得极为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通过优化膨化血粉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从而提高生产出的膨化血粉的粗蛋白含量和可消化率。
本发明的实现方案如下:
一种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新鲜血液进行脱水和干燥得到血块原料;
(b)然后,将经过脱水和干燥的血块原料进行粉碎;
(c)粉碎后置于膨化机中进行膨化;
(d)膨化后进行进一步粉碎;
(e)最后,定量分包、封包,整个工艺结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c)中,膨化温度为190℃~210℃,膨化机的螺杆转速为380r/min~400r/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膨化温度为200℃,膨化机的螺杆转速为390r/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膨化温度为195℃,膨化机的螺杆转速为385r/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膨化温度为205℃,膨化机的螺杆转速为395r/min。
所述步骤(b)中,脱水和干燥的血块原料通过E型卧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所述步骤(c)中,粉碎后的血块原料通过提升机和储存料斗传送至膨化机中进行膨化。
所述步骤(d)中,膨化后的血粉通过超细磨粉机进行进一步粉碎。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科学实验为依据,在膨化血粉生产工艺过程中,合理选择膨化温度和膨化机的螺杆转速,从而提高膨化血粉的粗蛋白含量和可消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膨化血粉粗蛋白含量受膨化温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2为膨化血粉粗蛋白含量受螺杆转速影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在传统的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中,为了提高膨化血粉的品质,均是通过改进设备、优化原料、以及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来实现,而从未有相关技术人员联想到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相反的,现有的技术人员认为优化工艺参数对膨化血粉的品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本发明公开的生产工艺就是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偏见,在传统的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基础上,通过优化其中的工艺参数,从而达到提高膨化血粉的粗蛋白含量和可消化率,其具体步骤如下:
(a)首先,将新鲜血液进行脱水和干燥得到血块原料;
(b)然后,将经过脱水和干燥的血块原料进行粉碎;
(c)粉碎后置于膨化机中进行膨化,且膨化温度为190℃~210℃,膨化机的螺杆转速为400r/min~500r/min;
(d)膨化后进行进一步粉碎;
(e)最后,定量分包、封包,整个工艺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歌骏,未经夏歌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3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互动射击轨道车
- 下一篇:气压式联动座椅防鞭打系统